刘巽达
友人献我一良方,说不妨经常制造和感受小确幸,让琐碎的幸福冲淡抽象的愁绪。我试之,偶有效果。然而不知何故,小确幸冲撞大愁绪,总体似力不能逮。
倒是最近的一次观影体验,让我的幸福感有所唤回。——虽然它既没有爱情,也不像神话,而且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但是在絮絮叨叨的沪语冲撞中,你能感受到日常的烟火气在周身氤氲,把你浸淫得无法自拔。你突然意识到:影片中人物的安逸平和与心理波澜,与你如此相像。在镜头里,你分明感受到某种叫做幸福的因子在潜滋暗长,鸡毛蒜皮的细碎日常,一经镜头聚焦,就赋予了不同寻常的寓意。你会蓦然发觉,银幕上的一幕幕,就是你的生活再现,只是你在司空见惯的日子里忽视了其间的诗意,将本该有的幸福感丢失了。
于是晚间的散步,就有了新的内容和内涵。那天,我出家门沿着乌鲁木齐路按图索骥寻找《爱情神话》电影地图:先来到“老乌的家”,地址在五原路258号自由公寓,然后顺着五原路周边兜兜看看电影中的取景处。而后又找到“李小姐的家”,地址在永康路185号,那是具有历史痕迹的门廊。然后沿着电影里老白骑车去李小姐家的延庆路一带溜达,驻足看看东湖路新乐路延庆路的街角,又瞅瞅镜头背景里展示的延庆路2号老公寓以及对面延庆路23号的“老山东水果店”,还有若干宝藏小店……我一一拍摄,兴味盎然,仿佛重新经历影片中人的种种遭际。我独自徜徉在这些幽静的马路上,恍惚看到老白老乌李小姐格洛丽亚等一干居民从自己家里施施然走到街上,融入俗世烟火的幸福洪流。我甚至觉得,我就是那个老白或老乌。
当我重走这些对我而言熟悉得如同掌纹的马路:五原路安福路常熟路东平路复兴路汾阳路太原路永康路襄阳路长乐路延庆路东湖路富民路巨鹿路……时,这些既历史又时尚的马路,变得既熟悉又陌生。我非常珍惜这种陌生感,因了电影的洗刷,我的眼睛重又变得鲜亮,街道与商店的种种细节里,透露出温馨的意蕴。
在经过永福路52号时,我不免幽默地想,这个人才荟萃的上影基地,多少影界牛人曾出没于此?然而几十年来,他们对自己的周遭熟视无睹,倒是一个山西姑娘把它周边拍成了网红,他们哪里能料到,《爱情神话》将所有故事发生地都安排在它边上,以至于惹得我这样的老上海都忍不住如痴如癫地兜兜转转,一副幸福感爆棚的傻样。
我多么希望有更多的《爱情神话》来书写和滋润我的母城,让我们置身其间,就像置身在神话里,提升满满的幸福感,忘却各种尘烦俗虑,同时治愈我的无端愁绪。
如何替幸福的人们表达幸福?我有幸赶上,悉心观察,认真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