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邓匡林
节日在家持桩,背脊映照着暖阳。温煦安悦之气,慢慢在全身自然游荡,怡然自得。
自2009年站桩始,至今日已有12年。以每天一小时计,已超过4380个小时。闭关十年,每次出关要站3小时。每年站桩日比赛活动,要站3小时以上,最高纪录站了5小时余。写站桩笔记、诗偈、文章数百篇。站桩既久,有所得、有所失、有所感、有所悟。
第一个方面,是站桩强身。站桩之妙,其实首在强身。强身是要得一个好身体,这是人生之本。站桩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通过站桩的抱架和身姿,如虚领顶劲、目直项竖、含胸拔背、肩撑肘横、双手抱球、小腹圆实、双膝微曲、足沉大地、与肩同宽等要领,经过一定时间站定以后,就能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从而身体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健康少病,百毒难侵。
每次站桩,外在静止,但体内却在大动。站桩开始10分钟左右,就开始微微出汗,血流会逐渐加速。一定时间后,脉搏会增加跳动次数。平时,血管里只有55%~75%的血在流动,其余的血液储藏在血库(骨髓、肝、脾)中,站桩时血库里的血液会被调动出来。随着血液流动加速,氧气会随之流动,通过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供应到处于静位运动中需氧的各个细胞,使其供氧充足,新陈代谢良性循环。
随着氧气充分供给,大脑会入静,形成保护性内抑制。由此,站桩可进入“松、静、自然”阶段,通过身形调配、精神假借和意念诱导,站桩可以起到对人体七大系统(呼吸、循环、脑神经、消化、排泄、免疫、内分泌)的保健和一定的治疗功效。
站桩的第二个方面是修心。这是站桩的更大功效。因为站桩到一定时间后,会自然达到入静状态。人脑的重量只占人体的2%,但大脑的用氧量却占了人体全部用氧量的20%。脑的活动指挥着全身,需要大量供氧。站桩到一定时间,供氧量遂渐充分、增加,大脑中阿尔法波、贝塔波等逐渐增强并稳定化、有序化,脑内5-羟色胺增加,从而使大脑形成保护性抑制状态。大脑开始入静,入静后可以使站桩者感到头轻目明,神清气爽。
随着呼吸的均细深长,人会进入似守非守、似睡非睡、若有若无、绵绵若存的状态。神意和平安详,心情宁静舒适,气息沛然充满。呼吸、循环、脑神经三个系统相融无间,气、意、神相合,进入养脑怡神状态。随之全身毛孔张开,呈现吐唯细细,纳唯绵绵的毛孔呼吸状态。全体心息平静,胸中波澜不惊。进入高高山头立,深深海底行,穷精微致广大,观照山河万物的境界。大脑和心灵,气息与精神,都可以修炼得圆融无碍。有一首《合桩》的站桩意象诗,体现了这种状态:合桩/钵音游天宇,/顶心虚灵光。/细胞飘荡荡,/颤悦阵阵芳。/内息默默流,/毛孔徐徐张。/空中绵眠久,/同尘和微罡。
第三个方面是桩境中的文化和哲学精神。站桩中,会强烈感受到中国文化和哲学精神的滋养和传承。以养生为目的的站桩,是以中国道、儒、禅的文脉底蕴为基础展开的。
据前人研究,站桩的功法古老,古代经典有所记载。如老子《道德经》曰:“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皆吻合浑元桩的独立抱球的形神之态。《黄帝内经》亦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独立守神,呼吸精气,肌肉如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生动描述了站桩状态和境界。
道家讲道法自然。儒家讲“知止”,讲“定、静、安、虑、得”,静观以默照、慎独而勉一。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精神中顺生自然,独立不改,守神恒绵,天、地、人和谐,追求究竟的自在境界。有一首《桩偈》体现了这种自在境界:桩偈/抬手皆是道,/抱圆即修真。/上接宇宙心,/下沉大地春。/虚含千秋云,/意动万古根。/绵密成一片,/内外精细耕。/虚无中切实,/八面之互争。/圆融中定慧,/超然处缤纷……
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中,高度的科学化、数据化、物质化、商业化,使得社会的运行节奏飞快,竞争全面加剧;向外求的惯性提速,很多人心浮气躁。站桩的意义在此时得以彰显。人们如果能向内寻求,安安静静地一站,宁静抱一、独立守神、吸吸精气、肌肉若一,将会体悟大道生起,周行不殆,直达宁静自然的精神状态。这种大道至简的功法和对人身心的修持和安放,并由之进入智慧圆融境界,应该是对“何以为桩”的最好应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