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5日 星期六
广告 从王安石的《元日》说起 这个班组在上博东馆工地过年 用“敬业福”换来大家“平安福”
第3版:上海新闻 2022-02-08
全市13万医务人员奋战一线守护居民健康

用“敬业福”换来大家“平安福”

松江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全副武装”进行核酸检测

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上海13万余名卫生健康工作者奋战在医院、在隔离点、在疾控一线,以严密高效的措施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以细致入微的服务守护居民健康,为市民幸福安康保驾护航。截至2月6日,全市各公立医疗机构安排13.18万名医务人员值守岗位,提供门急诊服务159.78万人次、出院1.93万人、手术0.45万人次。

疫情防控不放松

全市从严从紧从细抓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面对市民假期离沪返沪的核酸检测需求,各医疗机构启动应对预案,增加采样、检测和秩序维护的力量配备,延长核酸检测服务时间,并增设检测窗口。节日期间,全市各检测机构核酸检测181.6万人次。

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月31日至2月6日,本市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98万剂次,其中加强免疫接种1.22万剂。截至2月6日,本市累计接种5527.07万剂次,接种2362.5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236.76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048.52万人。

大年初一,黄浦区第七批支援浦东机场海关核酸采样队的35名队员上岗,并将在机场驻守35天,这意味着他们要在机场度过春节、元宵节。

此轮医学集中隔离观察点驻守任务正逢新春佳节,虹口区家庭医生蔡若新主动加入到驻点医疗保障小组。年近60岁的他与年轻组员一起完成核酸采样、人员转运、医废处理等高强度保障工作;过年期间,值班小组接到通知需要去金山接治愈患者回来,蔡医生二话不说穿起防护装备,在来回3个多小时后顺利将隔离人员接回,脱下防护服,浑身已经湿透。

来自建国宾馆隔离点的护士王俊,除夕晚上接到从浦东机场闭环转运来隔离的人员,之后开始例行的核酸检测、测体温、询问症状等,一直忙到2月1日大年初一凌晨。“我们吃饭基本是见缝插针,除夕也差不多。”

在奉贤区集中隔离点,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程点位长告诉记者,队员中有的新婚、有的刚动过手术,还有的家中两个娃缺少照顾,而她的孩子也憧憬着一起过春节。但大家互相鼓劲,彼此感染,用行动诠释着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使命。

1991年出生的李赛男之前在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病房工作,去年8月主动报名支援核酸检测点,之后便一直坚守在这里。面对大批候检人群,她在工作时间几乎不喝水、不上厕所。“不能停下来。”即便再冷,也在心里一遍一遍地为自己鼓劲打气。让她深有感触的是,如今大家的配合度越来越高。

同时,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之一,市、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也都坚守岗位。流调组24小时值班轮守,一有可疑情况,防疫工作即刻启动。信息协调组随时准备,立即准确核实,及时进行人员管控。在核酸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全副武装”,一丝不苟进行着核酸样本检验。他们24小时待命,只为与病毒“赛跑”。

爱与温暖不打烊

当我们与家人团聚的时候,“白衣天使”却坚守岗位,这群“春节不归人”的忙碌身影成为节日里一道温暖的风景。

大年初二凌晨,仁济医院肝脏外科青年医生张家旭接到科室电话,外地一位器官捐献者的器官匹配到仁济医院的一名病人,需要立即派人协助器官获取与转运。新婚不久的他放弃陪妻子回娘家的计划,为运输人体捐献器官进行了一场跨越1400公里的“生命速递”。4时30分,从家赶往医院配置器官转运包;7时40分,手提30斤器官转运包的他乘坐最早一班上海前往外地的飞机;9时50分到达外地并在机场完成核酸检测;10时30分协助进行肝脏获取;12时30分乘坐飞机赶回上海;15时带着捐肝到达仁济医院手术室协助手术。这个一路狂奔的肝脏顺利移植到肝癌患者的体内。19时,仁济医院虎年第一台肝移植手术顺利完成。

金建红是上海市肺科医院的95后护士,春节前突然接到父亲不慎高空坠落多处骨折的消息。面对母亲希望她回家的恳切企盼,她满怀愧疚地给父亲打电话,父亲说:“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我最大的照顾!”在父亲的理解支持下,她毅然选择了坚守岗位。

被同事们称为“急诊老黄牛”的第七人民医院护士沈跃华,连续3年除夕坚守在急诊一线。不巧妈妈、女儿同时生病,家里没人照顾,护士长让她回去照顾家人,她却说:“下班后去照顾就好了,现在科室人员紧缺,大家都辛苦,我不想因为我而让大家加班。”

市公卫中心护士长李鐾是抗疫初期第一个推开新冠病房大门的医务人员。1月13日,她又带队进舱,开启自己的第八轮进舱抗疫工作,经常忙到半夜12时,和中班下班的同事一起结束工作。这是她自2020年错过春节团圆后,又一次告别家人参加抗疫。

来自湖北黄冈的余欢欢,是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管护师,她说:“今年春节,病房里有50多位老人不能回家,我要留在这里陪着他们一起过年。就地过年,年味一样浓。”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