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6日 星期一
那些冰雪之上的爱情 世界的改变源自每个人做的一点点
第10版:新冬奥/北京冬奥会特别报道 2022-02-14

世界的改变源自每个人做的一点点

——上海志愿者许超的故事

扫码看视频

昨天上午,在张家口媒体接待站做冬奥志愿者的上海小伙许超,带着一份满足和一丝遗憾,搭上了张家口飞往上海的航班。满足的是,他再次成了冬奥会志愿者,而且是在自己祖国举行的冬奥会;遗憾的是,因为工作原因他无法从头到尾现场见证北京冬奥会的成功。

“四年一次的冬奥之约,我来了,圆了我们的冬奥梦。”27岁的许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和几位志愿者小伙伴们的冬奥志愿之约,未来还将继续下去,“2026年冬奥会在意大利举办,我们已经相约四年后再见。而我更长久的愿望是,未来有一天家乡上海能举办一次奥运会,到时我在黄浦江畔当奥运志愿者。”

小时候许超曾经是个很内向的小男孩,当初是在母亲的开导下,预备班的他本着体验生活、接触社会的初衷,参加了“蓝天下的至爱”万人上街劝募活动,没想到正是这样的一个契机,开启了他精彩的志愿者生涯。

在许超上初中时,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他组建了一支世博宣讲小分队“爱博超之队”,在社区进行文明劝导、清洁家园、世博宣讲等活动。后来许超和小伙伴们也想进入世博园做志愿者,但是他们还未成年没有身份证,无法办理志愿者工作证,梦想几近破灭。但有梦想的人是幸运的,世博会企业馆信息通信馆被许超等人的诚意打动,为他们每一次进馆做志愿者购买世博门票,帮助他们实现了初中生服务世博的小小梦想。这次特别的人生经历,让许超收获前所未有的成长,也让他坚定了继续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的信念。

从那以后,高中和大学许超都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致力于推广公益文化,弘扬志愿者精神。

2018年的韩国平昌冬奥会及冬残奥会,许超成为1000名国际志愿者中的113名中国青年志愿者之一。他说自己之所以去平昌做赛会志愿者,目的是积累经验而更好地服务北京冬奥会。

当时平昌冬奥会也正值国内春节期间,那是许超第一次没和家人一起团聚过年,那时几位小伙伴就相约,四年后在北京冬奥会再见——这一次在张家口媒体接待站,四年前的小伙伴有四位成功重聚。

许超在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工作,为了这次北京冬奥会,去年一年他都没有休假,为的就是把去年和今年的公休假攒到一起来为冬奥服务。“本来我是想成为赛会志愿者的,但是因为疫情影响赛会是闭环管理,最后只能做了城市志愿者,在张家口为媒体采访服务。”

许超上大学时学的是编导专业,这次为媒体服务也能发挥所长,在冬奥会开幕式那天,他带领媒体去张家口大境门采访奥运圣火传递,没想到还遇到了自己喜爱的奥运冠军巩立姣,“她是作为火炬手来到张家口的,火炬传递结束后我协助记者们去采访她,然后她还和我们几个志愿者合影了,这也算是一种小小的工作福利吧。”

许超说,来北京冬奥会做志愿者,让他这个南方人亲身感受到北方浓浓的冰雪运动氛围,“现在北京成了双奥之城,而我特别希望将来家乡上海也有机会举办一次奥运会,到时我一定会申请成为赛会志愿者,再一次服务奥运会。”

三年前的春节期间,许超观看了电影《流浪地球》,当时有个镜头他印象特别深:影片中的上海呈现一片冰封景象,陆家嘴的东方明珠、上海中心纷纷被巨大的冰山凝结,镜头还闪过一座标有“上海奥运大厦”的大楼,上面还带有五环的标识,楼顶还有“ShangHai 2044”的灯牌。“大家都说这是《流浪地球》的一个‘神预言’,预示上海未来要举办奥运会。”

他一直喜欢一句话: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许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像奥运会这种大型赛事,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才会有最完美的结果。”

特派记者 李元春 李永生(本报张家口今日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