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宋屏 李艳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犹如相“千里马”人才的“伯乐”,他们的水平如何提高?静安区实施人力资源“未来领袖培育计划”一年多以来,已培养了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领袖,首批培育学员企业2021年平均税收增长达到29.7%。
2020年底,静安区人力资源“未来领袖培育计划”正式启动。培育计划一改原有“选优”模式,转而成为“培优”,静安区人社局、苏河湾集团公司携手欧洲导师与教练协会(EMCC)中国分支机构,依托“梅园书院”等阵地平台,多次召集专家学者,对未来行业领军人才进行精准画像,精心挑选自身素养较高、行业发展潜力较好的中小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作为培育对象。首批培育的10名学员平均年龄42岁,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员企业中有4家为高新技术企业。
怎么给“伯乐”充电赋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承担起未来行业领袖的责任呢?静安区人社局产业发展科科长潘红云介绍,培育计划以实战为核心,以案例贯穿过程,让学员带着企业现实问题进课堂,并通过行业资深专家“一对一辅导”,深度介入学员企业的发展战略制订、运行模式创新、管理人才培养等,帮助企业解决“成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