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26日说,为应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采取军事行动,美国与欧盟委员会、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领导人决定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之外,并对俄罗斯央行实施限制措施。
将一国剔除出SWIFT系统的制裁手段,被称为“金融核弹”。其威力究竟有多大?又会给被制裁方及全球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SWIFT制裁是什么?
SWIFT成立于1973年,总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在全球有26个代表处,是一个连接全球数千家金融机构的高安全型网络,金融机构可以使用它来发送安全信息和支付指令。
由于全球金融机构众多,国家间标准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国家的金融机构在打交道时,SWIFT就是传递金融信息的重要渠道。2019年,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企业使用SWIFT系统进行金融信息传输。2021年,SWIFT系统每天处理的金融信息达4200万条。可以说,SWIFT对全球金融业具有战略性意义。
而SWIFT制裁就是切断某一国或某一个金融机构与SWIFT系统之间的联系,使之无法通过SWIFT系统进行金融信息传输,实际上也就切断了金融机构与全球银行系统间的联系。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徐明棋表示,SWIFT制裁之所以被称为“金融核弹”,是因为这意味着被制裁方的支付体系被隔离在全球金融体系之外,对一国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
西方何以用“杀手锏”?
作为中立组织,SWIFT却很难摆脱政治影响、保持独立性,近年来多次成为美国对其他国家发起金融制裁及博弈的工具。此前美国利用自身对SWIFT拥有的主导权,曾对伊朗和朝鲜发起过制裁,但一直未对大国下手。然而,在俄乌冲突升级之时,SWIFT成了向俄罗斯发起制裁的“杀器”。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赵隆认为,有关对俄罗斯实施SWIFT制裁的讨论这两天一直存在于欧盟内部,最终迫于国际舆论及美国压力,欧盟还是作出了制裁决定。但美欧的制裁措施不是对俄罗斯进行无差别化的金融封锁,而是选择性的精准打击,美欧为减少自损还是希望留有余地。
在徐明棋看来,美欧动用SWIFT制裁,就是想让俄罗斯付出巨大代价,尽快结束战争,“或许能将俄罗斯逼回到谈判桌前”。但动用SWIFT制裁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开始,“SWIFT本身是金融机构的网络体系,应保持客观中立,不应被政治化,但美国利用自己与欧洲盟友的关系,掌握了实际主导权”。
徐明棋表示,一旦SWIFT被政治化,将对未来的国际金融体系演变,甚至对未来国际金融体系走向分裂和碎片化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其他国家也会考虑在战略需要时动用这一手段,或建立其他的支付系统。如果这种情况延续,那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就会变得支离破碎。”政治因素的介入会影响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和效率提升,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将有深远的负面影响。
对俄罗斯影响几何?
有分析认为,把俄罗斯逐出SWIFT系统是最严厉的金融措施之一,将严重损害俄罗斯经济。因为此举会把俄罗斯排除在大多数国际金融交易之外,包括获取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创造的国际利润,而这两部分利润合计占俄罗斯财政收入40%以上。
对此徐明棋指出,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制裁范围进一步拓宽。因为收付款无法顺利且便捷完成,俄罗斯对外经济活动将受到严重打击。具体而言,俄罗斯与欧洲贸易联系紧密,此前为防止美国进行资产冻结,俄罗斯已将很多资产转变为欧元,但一旦被SWIFT系统剔除,对外支付通道还是被阻断了。
俄罗斯将如何招架?事实上,早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为应对美欧制裁,俄罗斯就建立了自己的金融信息交换系统SPFS,并且于2018年起全面开启“去美元化”。
“虽然俄罗斯在双边基础上建立的金融支付系统依然存在,但交易效率将受到明显影响。”徐明棋认为,在俄罗斯金融机构与他国金融机构未建立直接账户关系时,由于缺少发送安全信息和支付指令的SWIFT支撑,这种双边支付体系依然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这个意义而言,SWIFT制裁比针对俄罗斯官方和个人、纯粹冻结账户等方式更加严厉。”
微妙的是,目前为止,美欧并未说明哪些俄罗斯银行将被排除在SWIFT之外。徐明棋表示,俄罗斯能否有效应对“金融核弹”威胁,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本报记者 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