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勇立潮头  如何做到心中有数?
第6版:全国两会/焦点 2022-03-05

勇立潮头 如何做到心中有数?

聚焦国际数字之都,多位代表委员为上海提出真知灼见

宝山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随心查”便民查询系统上线后,居民生活更便捷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以“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为主题,聚焦“上海2035”总体目标,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对展陈内容进行了升级改造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本报记者 杨洁 解敏

科幻电影中,戴上目镜就能踏入梦幻之地;现实世界里,“数字空间”已在上海初露端倪:“元宇宙”写进产业规划,“双千兆”扩展应用场景,“两张网”赋能城市治理……这座超大城市,正因数字迸发新活力。

去年初,《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对外发布;今年1月1日,《上海市数据条例》正式生效。上海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路径明晰,步伐坚定。

数字化转型将为这座城市带来哪些改变?始终勇立潮头的上海,又应在哪些领域作出探索突破,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今年全国两会上,围绕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多位代表委员提出真知灼见。

夯实数字底座

数据要素“五难”待解决

城市数字化转型,离不开“物联、数联、智联”的城市数字底座。这个底座包括物联设备、数据平台、安全规则等,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赋能。

上海的“双千兆”建设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为数字化转型夯实了基础。截至2021年底,千兆光网方面,上海住宅小区和商务楼宇已全面实现光网“万兆到楼,千兆到户”;5G方面,上海5G基站总数已超过4.8万个,5G基站密度全国排名第一。

有了“硬”支撑,还需“软”服务。保障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陈力就带来了一份相关建议。

他关注到,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但仍有一些平台垄断、信息安全、用户权益等方面不健康、不规范的苗头,需要予以纠正。为此,他建议,“应在政府的调控和监管之下,统筹企业、社会多方力量,多管齐下地推进数据市场化配置。”同时,应当确立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梳理出各个行业领域的不同种类数据,并且筛选出非敏感、低风险等级、权属相对明确的数据资源,以要素形式优先进入数据交易市场,高效配置数据资源。

全国人大代表邵志清等则将提交《关于制定数据资产登记法的议案》。邵志清代表告诉记者,与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要素存在“确权难、定价难、入场难、互信难、监管难”等问题;为此,应当全面建设国内互联互通、数据资产信息得到充分共享的数据资产登记平台,汇聚全国有价值的数据要素资源和数据资产。

议案中提出,这项立法应涵盖规范数据资产登记证书、规范登记程序、建立互通标准等内容。“要保障建立数据资产登记的良好生态,引导各类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主动登记数据资产。”邵志清代表表示,“摸清底数,才能更好地挖掘数据资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价值。”

发展数字经济

数字贸易更高质开放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研究国际贸易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陈晶莹,敏锐关注到了数字贸易的重要性。“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年报上,有这样的表述:预计到2030年,数字技术将促进全球贸易量每年增加1.8%-2%。”陈晶莹代表告诉记者,“数字贸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的驱动力。在带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能催生大量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更好提升全球价值链的地位。”

今年两会,她撰写了一份建议准备递交:建议上海为试点,推动国家数字贸易进一步高质量对外开放。“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具有推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先发优势和先行先试的基础。”陈晶莹关注到上海市商务委对外公布的一组数据:2020年上海数字贸易额达到433.5亿美元,同比增长8%,高于服务贸易平均水平;2021年一季度,上海数字贸易额达到127.7亿美元,同比增长36.9%。而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成为全球数据处理规模最大的地方单一窗口,年支撑全国超1/4贸易量和上海4000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的数据处理。

去年,中国正式提出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陈晶莹代表认为,在国家数字贸易战略布局和开启全面建设之际,上海理应勇立潮头、勇担使命,积极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为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谈判、形成数字贸易中国方案积累经验,为加入DEPA奠定基础。

她建议,首先,应加快构建国家、上海的跨境数字贸易体制机制,完善国际化、标准化建设。其次,应创新政企信息共享机制,在跨境数字贸易中,保障数字信息的公平获取与便捷安全。此外,还应改变传统外资绩效评估办法,创新吸引数字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或上海。

陈晶莹代表还关注到数字贸易中的中小企业。“应当发挥数字贸易对中小企业就业创业的支持作用,促进跨境数字贸易投资增长;鼓励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公证融资担保;提供必要的投资信息包括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应用,如元宇宙在服务贸易的应用,东道国的经济政策、投资环境和法治环境等信息;指导中小企业规范开展跨境数字贸易,降低跨境数字贸易风险。”

点亮数字生活

教育场景更智慧多元

拥抱数字化的各行各业正衍生出一系列应用场景,点亮生活。教育数字化,就是其中备受关注的热点。

每年两会大家最关心的事,总离不开教育。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质量待提升,尤其是近两年因疫情催生的在线教育教学问题尤为引人关注。疫情终会退去,但教育不能简单地回到从前,因此今年就有委员提出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系列建议。

你知道一所高校每天要采集多少数据?全国政协委员汪小帆以他所在的上海大学为例,校内45个信息化系统每天日常产生的数据量大概为100T,相当于学校图书馆的所有藏书所占的数据。以往由于缺乏系统治理,多个业务平台、多种数据接口等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今随着“数据打通、一网通办”,通过构建统一数据平台,“一网”涵盖300项业务,显著提升了师生获得感。几年前新进教师办理报到手续需要跑多个部门,现在通过“云报到”即可快速实现涉及12个部门16个事项的线上办理。

在汪小帆看来,仅仅从物理上打通数据孤岛还远远不够,更需要在理念和方法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健全师生信息素养培养体系,加强对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与学习,并及时总结和发布典型案例。同时,加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和指导力度,建议教育部门组织编写“信息化建设指导性建议方案”,并定期总结最新经验加以更新;试点设立专职CIO(首席信息官),明确职责,从制度上进一步保障信息化建设推进力度。

2021年是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的一年。2021年11月,《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发布,具体内容就包括创新教育场景示范应用、推进教育新基建、打造教育数字基座,赋能各类教育应用发展等。

在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也明确把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未来,线上互动教学不再稀奇,多媒体沉浸式教育也只是日常。教育数字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好地因材施教,5G+云网融合之下,高质量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经验和示范场景定将带来更智慧、更多元、更个性的人才培养方式。

赋能数字治理

社会救助温暖而精准

今年元宵节前夜,在上海救助站生活了12年的女孩清清,在寻亲甄别突击队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远在福建省平潭的家人。近年来,随着数字手段的不断进步,不断有被救助者寻亲成功。但这样的成功案例背后,往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漫长的时间。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对于失智类特殊流浪人员的救助寻亲,大数据平台、人脸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的作用似乎还不够理想。失智流浪人员,有的由于缺乏语言沟通能力,不能自主提供个人身份识别信息,而且早期身份证件照图像分辨率低,经过长期的流浪生活,他们的面部特征变化大,信息常常无法在救助平台上进行有效比对。再加上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和城郊地区,救助信息难以有效覆盖,跨省流浪后的救助寻亲成为眼下一大难点。

在曹阿民委员看来,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真正的普惠均等,首先迫切需要完善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数字经济发展能力的差距。上海在全国最早提出“一网统管”,并建成国内首个“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以上海正探索实践的“一网统管+精准救助”的模式为例,城市的核心是人,数字治理可以通过给人设置标签提供精准服务,这对社会治理、基层治理来说,可以更好地找到服务的人群,从等待被救助到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对象,实现精准救助。

对于跨省市,尤其涉及特殊流浪人员的寻亲救助,曹阿民委员建议,通过大数据的深度应用开发,融合现有多级“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平台功能,实现对救助对象的科学分析研判。同时加强全国性居民身份识别政法大数据的管理和多种身份识别数字新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完善城乡居民身份信息登记与更新制度,加强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来提升救助寻亲效率。

通过“大民生数据池”,为需要救助的人群精准画像,以数字化场景探索社会救助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让数字治理真正惠及人民,也让数字更有温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