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7日 星期一
育民智之苗  结民生硕果 城市精细变化我们都来参与
第12/13版:上海人民建议征集专刊 2022-03-17

育民智之苗 结民生硕果

①上海之鱼警务车

②智能管理共享单车停放

③“送训上门”

④“光明在线”移动服务小车

⑤灯光点亮城市之美

奉贤区围绕新城建设、聚焦群众关切,在“搭平台、强队伍、建制度、重宣传”上下功夫,着力“听民意、集民智、惠民生、暖民心”,一批有见地、有温度的金点子、好建议走进了决策视野、嵌入了社会治理、推进了政府工作,促进了城市繁华、农村繁荣、万物和谐、人民幸福。设立区人民建议征集办以来,搭建人民建议征集平台1200余个,先后开展主题征集活动10次,累计征集建议3000余篇,对有价值的建议均转送职能部门研究、落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夏韵 王军 陆常青 徐驰 季晟祯 整理

畅安舒美

让市民游园无忧

>>>建议:“上海之鱼”已成为奉贤新城的景观中心,也是奉贤新城的“城市客厅”,但在管理上仍存短板。为确保市民安心舒心游园,能否解决“上海之鱼”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建议人 施振荣(奉城镇佳源名人公馆)

>>>回应:建议人提交的建议既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社情民意,也有创新社会治理的真知灼见。该建议得到区领导重视,由区发改委牵头召开调研会,金海街道主动发挥属地职能,对“上海之鱼”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模式,补足管理短板。

对于上海之鱼体量大、项目多、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建立临时联席会议制度,对职能部门职责分工、管理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协调;对于安全防护监管不足的问题,在重大节日、活动期间,安排公安、特保、交管指挥交通、维持秩序,为市民出行游园营造了“畅、安、舒、美”的良好社会环境;对于警务站配置缺位的问题,通过“萤火虫”亮灯工程,推出奉贤首座移动警务站,使其成为集接报、求助、跨前指挥、警务前移、巡查防控、防范宣传、纠纷调处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作战警务中心,实时巡控“上海之鱼”范围内甚至整个金海辖区的路面情况,并以无人机巡航为配合,做到无盲区、无死角巡控,实时掌握动态并第一时间处置。

目前,“上海之鱼”已建成56个监控点位,覆盖辖区多个重要点位,与其他区域717个监控探头形成互补,进一步提高了治安防范能力水平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蓝牙道钉

让单车停放有序

>>>建议:在繁华的商业街、整洁的街道上,共享单车随意停放、挤占盲道等不文明行为大大破坏了市容市貌和公共安全。希望相关各方能够拿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优化共享单车停放,美化市容市貌。

建议人 杨斌(奉浦街道奉浦苑)

>>>回应:奉浦街道迅速将该建议上报至街道党工委,经过研究决定,由街道牵头与“哈啰出行”携手开展政企合作,首创“蓝牙道钉”共享单车智能系统,采用“GPS+北斗+蓝牙+WiFi”的四重定位精准停放管理技术,对共享单车实施智能化管理。“蓝牙道钉”上线后,作为共享单车日承载量最大的奉浦轨交出口处,从原先日均无序停放超过400余辆单车,至目前规范还车率已提升到98%,基本实现规范停车。奉浦商圈区域内的停车预警模式,在停放单车达到280辆后,系统将提前预警运维车辆清运,持续保持现场停车有序良好。

灯光璀璨

让城市更有活力

>>>建议:奉贤道路两边绿化、公园景观、高层、地标建筑缺少灯光点缀,缺少城市活力、城市温度、城市璀璨度。希望能在美谷大道团汇公路贤浦路两侧、沿港河路南侧、金汇港滨江两侧、浦南运河两侧等地多设计灯光。

建议人 邵女士(金汇镇德苑社区)

>>>回应:在收到建议后,区绿化市容局组织商讨,决定根据《奉贤区景观照明专项规划》(2035年远景规划),重点对奉贤新城景观灯光进行规划建设,目前已经建成百联商圈休闲娱乐区、浦南运河漫生活居住区、上海之鱼生态游乐区、时代广场周边商务行政区以及绿庭广场四季生态园餐饮展会区五大灯光聚集区域。同时加强精细化管理,在重要道路、重点区域周边因地制宜设置景观小品,丰富沿路夜景;在重大活动、重要节日节点,设计展示不同的动态联动灯光效果,打造璀璨夜景,展现城市活力。

送训上门

让学生圆军旅梦

>>>建议: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部分军事教育基地停止了基地内新生军训,是否能采取“送训上门”形式以圆学生们的军旅梦。

建议人 王彩莲(学生家长)

>>>回应:奉贤区少年军校收到建议后,进行了充分调研,制定“送训上门”方案,于2021年9月起,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出“送训进校”新举措,铸就“勇敢之心”。一是精心设置训练内容。以《中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精心编制队列训练、军歌学唱、军事拓展、无人机组装、海军旗语操等课程内容。军事训练设计了庄严的开营及结营仪式和方阵大会操环节,给每一位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全心组织训练活动。训练中,教官们以军人饱满的精神面貌带领每一个班级,严格遵守组织管理及安全管理,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不断改进和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注意集体与个人、动与静、知识性和娱乐性等多种形式有机地结合,提高训练效率。三是用心做好服务保障。少年军校提前一周与送训学校就学生情况、场地设施等细节进行研讨,制定防疫应急、安全管理等方案。活动过程中,教官全面负责训练项目实施,教师全程参与训练,做好与对方学校的沟通及对学生的管理与突发情况的处理,做到与送训学校无缝对接,确保送训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少年军校此次“送训上门”的活动分12批次进行,覆盖辖区45所初中学校近6000名学生。

沉浸服务

让群众心气顺了

>>>建议:村民办事需要前往村委会或相关部门,不仅路程较远,有时甚至需要多次前往,费时费力。为方便群众,能否整合各类资源,搭建移动平台,前往宅基田头、社区街道,为群众上门办事。

建议人 阮伟鸿(南桥镇光明村)

>>>回应:南桥镇在光明村创新村级社会治理与服务模式,通过“一车一路,五站多元”设想,打造了一辆“光明在线”移动服务小车,使其成为具党建微家、信访代理站、民意直通车、志愿者服务、村民谈心坊、健康小屋等功能的移动站点。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车上不仅可以看电视、听宣讲,还可以量血压、测血糖、小缝小补,也可以提想法、提建议。光明村还安排村班子成员带队轮流担任“乘务员”,为村民提供咨询解答、信访调解、教育培训等服务,让群众办事更便捷,为民服务更温情,沟通渠道更畅通,政策宣传更深入。这样的“蹲点式服务”,让百姓的埋怨少了,心气顺了。

同时,南桥镇以光明村沉浸式办公服务“小红车”为示范点,相继在6个村委会打造6辆移动小车,在各乡村的田间地头服务。其中,曙光社区创新实施居委干部“骑行办公”模式,通过自行车每日一骑行,给予“招手就停”的服务。各村委会、社区依托移动阵地,用脚板丈量民情、用真心收集民意,通过打造升级版的“家门口”服务,让群众与政府心连心。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