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能
在家“闭关”了近20天,最大的烦恼除了“抢菜”,就是苦于买不到生活用品。现在才知道,一瓶酱油、一包盐、一卷卫生纸有多宝贵。而在奉贤区南桥镇正阳一居文华苑小区门口,一间名为“满天星”的便民超市近期开始营业,它将解决周边8000多位居民疫情期间的购物难题。
说是超市,其实就是一顶小小的帐篷,货物直接堆在里面,毫无购物体验可言。但在疫情期间,这一简陋的帐篷超市却被附近居民视为“救星”,因为除了能买到大米、蔬菜、肉类等食物外,还能采购到当下急缺的各类生活物资,谈不上品种有多丰富,但绝对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除了能把“小超市”开出来,如何把订单送进社区也是关键。按照防疫要求,工作人员根据订单进行前期的分拣包装,移交到“暂存区”后,由志愿者配送进辖区各个小区内,再由楼道内的相应志愿者进行领取,避免了混单、错单、漏单的情况,也确保了交接安全。目前,南桥镇已经开设45家“满天星便民超市”,覆盖全域135个小区。而在奉贤其他街镇,类似的小超市已经全面铺开,计划将开设千家门店。
首先,要为这一堪称“及时雨”的创新之举喝彩,它的出现切实缓解了一方百姓的燃眉之急,也为其他地区创造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奉贤“小超市”模式能够落地,是建立在奉贤区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奉贤区本来就是上海粮仓菜园之一,农副产品资源较为充足,而且每日新增病例不多,也有余力投入到保供工作中。
如此说来,“奉贤小超市模式”可能无法完全照搬,但不管用什么方式,做好居民生活保障在当下是极为重要的。奉贤区的朋友告诉我,当知道“小超市”的存在后,第一反应不是去抢购,而是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官方设置且供货稳定的购物渠道,即便疫情有反复,只要小超市托底,他们就觉得安心。在当下,安定民心比什么都重要,而信心则来源于充足稳定的物资保障。
除了奉贤区以外,虹口、静安、杨浦等区等都有发挥各自特点制定的保供案例,方式多种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想方设法保障上海市民疫情期间生活需求,让配合政府隔离政策的上海市民没有后顾之忧。希望类似“满天星小超市”这样的保供方案能各显神通,以最快速度覆盖千家万户,成为市民战胜疫情的有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