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齐天大圣 (设色纸本) 从盼春到惜春 端砚 严独鹤编《快活林》 一家有厚度有温度的剧院 蔡京与《千里江山图》断想
第8版:夜光杯 2022-04-06

一家有厚度有温度的剧院

杜邨

今年,是宋庆龄先生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建院75周年,拥有75年历史的剧院,在中国也是绝无仅有的。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么厚重的积淀不仅是剧院的骄傲,更是中国儿童戏剧的财富。

作为一个进剧院不足十年的专职编剧,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对剧院的历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那是在剧院70周年大庆的时候,我有幸担任纪念演出的串联词和朗诵稿撰稿,为此,我特地采访了剧院几位早已离退休的老艺术家,他们是当年宋妈妈的孩子,现在是剧院的长辈,我特意拟了一些问题,没想到我一个都没问出口,他们已滔滔不绝讲开了,那是一种对剧院真实情感的流泻,充满着骄傲与自豪。

被称为剧院“活地图”的张倌治老师对剧院的历史沿革如数家珍。剧院是从昆山花园的一个铁皮房子起步的,那是中国福利基金会的第三儿童福利站,一群从上海贫民窟中挑选出来的少年,从此改变了命运,这11个孩子就是中国第一代儿童剧演员,是宋妈妈给予了他们金色的童年。从昆山花园的铁皮房到四川北路横浜桥,从翡翠谷的四层楼到铜仁路的绿房子,几经搬迁的儿童剧团终于在华山路639号扎下了根,这座1949年前的英童公学从此换了主人,那里成了他们的家,也成了孩子们的向往和期待。

剧院老导演张承明老师则给我描述了一幅幅画面。在他们这些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宋妈妈特意给他们送来面粉和奶粉,当宿舍吹响起床号时,他们会开心地高唱,“起来,起来吃大饼牛奶!”每天下午三点,是他们的足球时间,他们在剧院的大草坪上快乐地奔跑,场下,就连炊事班的人也来加油助威,后来不仅编出了一个足球舞,还催生了《小足球队》这个戏。他们去朝鲜慰问志愿军,零下40摄氏度的天气狂风呼啸,大风把天幕吹成了大肚子,演员们穿着齐膝的短裤和白纱裙,在炸弹坑边上搭台演出,舞美的同志们在身后紧握他们的手,给演员们传递着热量。当他们觉得自己很坚强的时候,却被眼前的场面所震撼。观看他们演出的志愿军战士,在演出结束后居然无法起身,因为他们的衣服和大地冻在了一块儿,这一刻他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能打赢战争,因为我们的战士有钢铁般的意志。

剧院第二任院长刘安古老师告诉我的故事则让我明白了做儿童剧的意义。他说有一天下午他们刚演完《雷锋》,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剧场门口却多出了几个撑着小红伞的小朋友,说是一定要为他们遮风挡雨。

原本一小时的采访延长到了一整个下午,这个下午,我沐浴在温暖里。

前不久,我和儿艺学馆培养的第一批学员中的龚力群老师站在剧院二楼排练厅的阳台上,他指着眼前的杉树说,这是他们当年亲手种下去的,如今,杉树已笔直高耸,而他们也早已与剧院水乳相融。作为剧院第二代的他们,这几年也陆陆续续退了,而剧院90后、00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他们传承着剧目传承着爱。

“一切为了孩子”,是这家有着75年历史的剧院永远的信念。

这是一家有感恩之心的剧院,这是一家有奉献之情的剧院,这是一家有厚度有温度的剧院。

童话、神话是孩子们重要的精神食粮,儿艺在这方面是取得重大成就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