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百姓的就医配药需求牵挂人心。如何高效统筹资源,解决好居民的急难愁?在松江区洞泾镇,一套类似外卖平台的机制,填补了120救护车的资源紧张。
接到居民的紧急求助后,由居委会工作人员线上“下单”,医疗专班就医保障组有专人“接单”,再动员专车司机“抢单”接送……记者了解到,从4月7日凌晨保障组运行至4月11日晚9时,398次急诊就医已得到妥善处置。
“我怀着双胞胎,孕36周,已约好4月7日的‘红房子’医院产检。你们能帮帮我吗?”4月5日,光星居民区黄女士因小区封控无法出行,发来求助。光星居委会副主任顾国光得知情况后,当晚便将情况上报至镇防控办医疗专班。
“可以安排车辆接送!”尽管全镇用车紧张,但医疗专班的答复,让顾国光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4月7日当天,黄女士上午8时出门,9时半便到达医院,顺利完成产检。
为缓解镇内医疗转运用车紧张的情况,医疗专班特地成立了就医保障组,组内的志愿者也成为了大家口中的“专车司机”。一旦居民有紧急就医需求,居委会工作人员即可线上“下单”,就医保障组安排专人线上“接单”,再“派单”到保障组的群中,便有“专车司机”们开始“抢单”。从收到“订单”到开车出发,20分钟内就可实现。
专班车辆、属地单位车辆多方力量的加入,填补了120救护车资源紧张的情况。“这个机制就像外卖平台一样,居委工作人员就像下单的消费者,我们保障组就像是商家,接单后再等骑手来抢单,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应急就医保障组组长张华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安全,所有外出人员需做一次抗原检测,阴性后方可出行。居民就医结束后,凭病历证明、第二次抗原检测阴性结果进入小区。
除了急诊出行外,配药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你好,我一直在吃的药快吃完了,你们能帮帮我吗?”几乎每天,居委会都会接到居民们的配药求助电话。为此,洞泾镇专门成立了配药保障组,与属地管理单位共同发力。
据悉,居委会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将居民上报的、相对不是太紧急的待配药物以“日结”形式列成清单。非封控居民区由居委会安排专人前往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代为配药。在封控小区,则有保障组来“跑腿”。
“我们保障组共9个人,在接到封控小区的需求后,每天分组行动,一般都要跑三四个医院,分头去配各类处方药,尽量为居民配到所有药物。”配药保障组组长周雯说,一些药物只在特定的医院里有,有的药物甚至跨区才能配到,但所有人都不怕麻烦,每天往返于各个医院,完成代配药后当天就将药物送至各个社区门口。
配药保障组按照“一日一统计一配药”模式进行,既能及时解决居民用药需求又能节省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本报记者 杨洁 通讯员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