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叶薇)上海造船业开始稳妥、有序地开启复工复产进程。在崇明区长兴岛,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长兴造船基地率先实现复工复产。
沪东中华长兴造船基地共有3400多名员工,承担着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码头安装、系泊试验和交船任务。为了早日实现复工复产,沪东中华严格实施企业防疫管控有关措施,全面落实“一人一空间”网络化封闭管理,采取“闭环管控、闭环生产”的模式,最终确定长兴造船基地4型重点产品6个项目先行复工。
沪东中华成立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安全保障、生活保障等四个工作专班,全面实施监督区域网格化管理。长兴造船基地复工复产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精益化管理,落实动态化生产组织,确保2艘8万立方米LNG船按计划完成气体试航和完工交付。
据记者了解,沪东中华开发了企业内部的“场所码”,进入每个区域都要刷码,可以了解每个员工的行踪。目前,“场所码”正在逐步推广,已在办公区域先行落地。在员工防疫管理方面,在岗员工每天做核酸检测;返岗员工需要在指定区域先隔离一段时间,再做核酸检测,无异常才能上岗。
除此之外,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已进行了复工复产压力测试,拉开了复工复产序幕。压力测试期间,江南造船按照规定人员、规定时间、规定动作、规定路线、规定入口的方式严格管理,员工上下班实行点对点交通方式,员工出入需扫码,一门岗一码且每日都会更新。
疫情下,上海造船业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就在昨天,沪东中华又拿下一笔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订单。沪东中华和中国船舶工业贸易作为卖方,与买方代表日本邮船株式会社(NYK)签约,将为其建造6艘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该订单总金额逾80亿元,是中国迄今签约的LNG运输船单笔最大合同。今年前4个月,沪东中华已累计承接LNG船订单17艘,创历史纪录,居全球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