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120  院前急救诸多困难  兄弟省市紧急驰援 浦东  商超网点应开尽开  快递骑手每日三检 7天居家健康监测啥要求 专家主任齐上阵 热线义诊解民忧
第3版:上海新闻 2022-05-03

专家主任齐上阵 热线义诊解民忧

五一期间申城医疗机构线下云端同发力

东方医院急诊量上升

上海正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期间的就医流程和就医渠道。记者今天从沪上多家医院获悉,5月前两天医疗服务按下了“加速键”,急诊人数明显增多,许多专家主任坐镇普通门诊为患者耐心答疑解惑;同时,线上义诊、医院热线也异常火爆,帮助不少市民足不出户解决求医问药的难题。

急诊 生活不规律急症多

上海市东方医院五一假期前两日门急诊量突破5000人次。其中,急诊就诊量近1600人次,120接车人数近250辆,危重症抢救近400人次,占比25%,远高于平时,且多为慢性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呼吸、脑血管类疾病的急性发作及相关合并症加重。东方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唐伦先告诉记者,有很多患者因疫情不敢来医院,直到急性发作才急诊就医,此外也有一些封控期间生活起居不规律而造成急症就医。

一名30岁男子被家属发现在房间呕吐、抽搐,于晚上8时30分许被120送到东方医院本部急诊就诊。神经内科急诊首诊医生由动脉血气分析发现,患者属于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家属告诉医生,小伙子平时没有什么毛病,近期由于疫情居家办公,生活极不规律,常常日夜颠倒地在电脑前工作。

好在送医、处置及时,经过急诊团队心电监护、吸氧、给予大量扩容补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快速抢救处理,患者逐渐神志清醒,后经完善核酸筛查后收入急诊病房继续治疗,目前情况良好。

专家门诊 患者慕名而来

昨天是周一,在严格落实防疫举措的前提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总院、虹桥院区和浦东院区的普通、专病、专家及特需各类门诊全部开放,近20个专科的主任、专家出诊,检验、放射、超声等辅助检查部门开放,全力保障城市就医需求。

一大早,怀孕8个月的小林从浦东赶到浦西,来到华山医院变态反应(过敏和免疫)科主任、皮肤科骆肖群教授的诊室。小林说,自己怀孕开始就不断有皮疹发生,一周开始泛发全身,面积逐步增加至体表面积的80%,伴难以忍受的严重瘙痒,令她坐立不安。经骆肖群详细询问、综合分析,诊断为特应性皮炎,她为小林调整了用药方案,开具了检查单,指导她生活上的注意事项。华山医院皮肤科全国著名,疑难复杂患者多。昨天有不少患者慕名而来。小林就是在查询了坐诊专家之后,预约了骆肖群教授的门诊。

华山医院门诊部常务副主任邱智渊介绍,该院在保证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门诊及相关各项工作已经开始高速运转,五一期间,27个科室的158名医生将坐诊,党员专家主动承担普通门诊业务。

线上义诊 提供多项服务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在5月1日到4日举办互联网义诊,70多位义诊专家均为副高及以上职称,其中该院所有正高专家均参加了这次义诊。一妇婴妇科万小平教授团队昨天参加线上义诊。市民王芳(化名)3月在其他医院做了宫颈电热圈环切术,术后病理提示为宫颈高级别病变累及切缘,是宫颈癌较为严重的癌前病变。得知一妇婴举办互联网医院大型义诊的消息后,她向知名妇科肿瘤专家万小平教授在线求助。万小平安慰开导了患者,了解其楼栋已经解封后,立刻为她预约了手术。据悉,万小平团队在2日的义诊中为近10位女性患者预约了手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在1日也在云端开启了百名专家大型义诊咨询活动。上午8时刚过,风湿免疫科周珺副主任医师已经在互联网医院上开出第一张义诊处方,患者陈女士由于患有干燥综合征,前一晚早早预约了义诊号,当开好了需要的中药饮片和西药时,她在屏幕上连连点赞医院的暖心服务。针对疫情期间市民看病就医难题,龙华医院此次有42个科室,共计119名专家线上出诊,活动主要为患者提供疾病问诊、健康咨询、复诊配药等服务,所有门诊均免收挂号费。

咨询热线 线路常常爆满

5月1日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专家医师咨询热线从8条扩容至19条,五一全天收到患者的电话咨询847次。眩晕、中耳炎专病咨询热线是1日新增的,由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负责接听,吴医生接到了一位72岁女性患者的咨询。这位患者在封控期间被反复眩晕所困扰。由于她年龄偏大,且伴随有基础疾病,无法耐受耳石复位仪,于是便向新华医院咨询是否能通过人工手法复位。吴医生为她联系了负责耳石症复位的主管医生,协助她预约了线下门诊,并且详细告知了新华医院门诊的全预约诊疗流程。

根据新华医院专科专病医生热线咨询的情况,皮肤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始终是热度排在前三位的专科,皮肤科5月1日的咨询量达到了180次,专科医生们分三班接听。前三位的咨询问题分别是医院现有的门急诊及住院流程、疾病的咨询与复诊,居家用药的问题。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于日前对外推出六条医疗咨询服务热线。院方透露,系列服务热线对外公布以后,每天的咨询非常火爆,六条线路常常爆满,特别是医院总机平均每天接受电话咨询超过2000个,门诊两个服务热线、急诊咨询热线、解忧热线和值班热线,每天合计的电话咨询也近2000个。医院一方面增派人员做好热线接听,同时积极回应市民就医中的难点堵点。

代配药 一个窗口搞定所有

疫情下,嘉定区不少小区封控管理,居民的看病用药需求逐渐凸显。为此,送药志愿者承担起代配药任务,一个志愿者拿着几十本病历本、几十张医保卡寻医问诊是常有的事。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亭院区开设便民门诊、简易门诊,志愿者可以持多张就诊卡在同一个诊室实现配药。

记者近日在该院看到,门诊大厅开设了便民门诊。便民门诊设置代配药门诊号别,方便患者提供处方拿药。开放社区志愿者代配药取药专窗,提供专窗挂号缴费、专用诊室开药、专窗取药服务。孙唯是安亭镇红梅社区居委会的一名社工,她带着17本病历本来帮居民代配药。她告诉记者,有了便民门诊后,感觉十分方便,一个窗口就可以完成所有配药。 本报记者 郜阳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