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9日。晚。李杨在朋友圈里写道——
“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今天和张爸还有宋元林教授去了一家老年人居多的定点医院。从3月以来到今天,实在是有太多感慨。和3月在老年中心支援感觉已然不同,现在压力逐渐从疾控中心到了医院。两位教授从怎么好好喂饭开始,到早期激素怎么用,一条条和那边的医生沟通,好像回到了他们2020年在公卫当‘住院医生’的时候。临床医生总是这样,问题只能一个个解决,病人只能一个个救治,好像有点笨拙和低效,却是实在得不行。”
李杨是张文宏医生的学生,华山医院感染科住院医师。2020年,我完成《张文宏医生》初稿后,经张文宏审阅,提出要增加“科技抗疫”的内容。作为一名实施治愈、疗救的临床医生,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科技抗疫”在张文宏眼里是重中之重。他为此指定李杨为我提供帮助。
那时候,住院医师李杨给予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她跟随张文宏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工作期间,看到所有老师为每一个新冠患者的治愈付出艰苦努力。她告诉我:“不管深夜几点,所有专家都随时集合,讨论病人病情,那全是些业界‘大佬’,却开玩笑说——他们仿佛又年轻了一次,又变回了住院医师。”
我硬着头皮,尝试从李杨那儿进入张文宏和他的华山感染团队的专业领域。我看到,事实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研究团队从临床救治到整体防控的各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以科研工作推动临床医疗的进展,用临床数据实践科学防控的要求。这是华山医院感染科研究团队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集中体现。那几个月,张文宏与上海一线抗疫专家,以科技力量精准施策,足以显示上海疫情防控体系里的“科技含量”。
2022年春天。这一回,“大上海保卫战”已经进入巷战,楼宇战,楼道战;险情近在咫尺。李杨再次为我提供了一个视点——“现在压力逐渐从疾控中心到了医院”,并且,再一次看到一个临床医生是怎样做“临床”的。
他们总是令我感动。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他们就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每天上下班,开会,学习,过组织生活,偶尔出个差……如果你平时不大去医院看病的话,你大概不会记得住他们;如果你经常去医院看病,你会觉得他们就和给你看病的张医生王医生李医生差不多。
所以经常会想,其实,张文宏还是那个“张爸”,如果没有疫情,我们不会认得他。于是,我记录张文宏,就从来没有把他看作一个英雄。他就是一名临床医生。张文宏自己都说,等疫情过后,他就安静地离开,回到他的门诊室,还是习惯贴着墙走的那个。我想也是。所以我在全书最后,想象他不再多说什么,摆手,就往自己门诊室走去,渐行渐远的样子。我到现在还是这样想象他。
好人都是很平常的。程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