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
人间四月天,如果不谈爱情就有点辜负春光的意思。但是这个话题似乎越来越难谈了,不如聊渣男渣女那么应者如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情感教育都是从读书开始的,东方人描绘爱情比较喜欢的模式是大团圆,或者千辛万苦之后大团圆,比较顶峰和高级的是“梁祝式”,既绝决又唯美,一直深得人心。
《牡丹亭》中的生生死死很容易让人痴迷,包括《浮生六记》里的儿女情长也是我们津津乐道的。
但其实等到我们真正成年,才发现这一类的书本爱情是糖衣炮弹,有着极高的虚幻性,理解不当就是精神鸦片,短时间内会产生颅内高潮可以达到自嗨,但是回到现实生活中发现它实在是虚无飘渺凭空悬浮,完全彻底地脱离实际,因为现实生活的骨感从来都超出我们的想象。
所以真正引起我思考爱情的还是西方文学,虽然他们也有《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美丽爱情,但更多的是像《复活》《悲惨世界》,像毛姆的书,奥斯汀的书,他们描写的爱情是复杂的变化的,甚至是二律背反或者痛苦的。
尤其是像安娜·卡列尼娜和爱玛这样的人物,爱情里裹挟的是至暗的人性以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那么西方的书本爱情就没有虚幻性吗?
同样是有的。像《简爱》这样的名篇也暗喻了女人要得到爱情必须用强硬的方式弱化自我,否则它就不会用女方得到遗产男方双目失明来平衡这段关系了。而且也有大量的名篇描写爱情与阴谋的故事。这令我们一回到现实生活中不是自我洗脑就是陷入阴谋论的泥潭。
就在我比较灰心失望的时候,认识了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的裴谕新教授,她是专门研究两性关系的,我们经常茶叙,可以说她化解掉了我的一些偏执。
所以我非常强调作家要跨界,不要总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打转。
好了,下面敲黑板划重点:
裴老师说,首先就是要明确,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亲密爱”。意思是那种靠幻想来完成的完美爱情并不存在,有些东西就是不存在才会被编排出来解决我们的情感饥渴(如文艺作品、影视剧等等)。不要觉得“亲密爱”是存在的只是我们没碰着,不是,是压根就没有。
这样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就不会对那些虚幻的东西产生渴望。
其次就是大胆爱。
大胆爱并不是乱来,但是也不要以房子车子结婚各种目的一起上。
爱情本身就很虚幻和脆弱,担不起人生伟业。有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意见不合就导致形同陌路,何况在它刚刚生发的稚嫩期,肯定是越单纯越好。也许有人会怕自己吃亏,所以裴教授才说出发点必须是心甘情愿,杂念越多反而越容易迷失。
还有一个情况是要认识到爱情本身是变化的,或者允许爱情变化,要动态管理。不要觉得一有变化就是渣,也是可以沟通的,就算有了巨大的变化也不要大惊小怪。当然可能很痛苦,这是另一件事。
爱情可以来就可以走吧,可能转变成亲情、友情,这些都很正常。
也不要因此而抹杀曾经发生过的炽热燃烧。
最后一点尤为重要,就是永远不要放弃学习和成长。
无论男女都是如此。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配得上伟大的爱情。如果是靠惰性和惯性生活,对自己完全没有要求,只要求对方无条件地爱自己也是不现实的。毕竟说到底爱情还是一种能力和较量,是需要呈现和证明的。
完全不努力,只凭一张嘴恐怕也是不行的,这是爱情非常现实的一面。
总之,爱情就是不依赖、不勉强、不捆绑,越是简单轻盈才越能持久。
漫长的阅读如泣如诉,她的爱情,就是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