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3日 星期日
108岁老人出院 在封控寝室 她得了个世界冠军 凌晨,石库门前的守夜人
第4版:上海新闻 2022-05-15

在封控寝室 她得了个世界冠军

杨康绮在寝室参加二〇二二国际公共演讲比赛

北京时间5月14日凌晨,在刚刚结束的2022国际公共演讲比赛全球总决赛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2020级本科生杨康绮,与来自全球30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选手同台竞技,最终获得全球总冠军。这是中国大陆选手时隔17年后第三次在世界英语演讲大赛中捧得冠军奖杯。

值得一提的是,杨康绮获得此项殊荣时,学校仍处于封控状态,她是在复旦大学北区的一间宿舍里完成了所有赛程。她说:“很开心可以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杨康绮线上英语演讲的主题是:探讨共享医疗决策,倡导打破医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面对来自众多包括英语母语的选手,她毫无胆怯:“一周时长的国际赛征程,不断突破重围,再次证明,演讲是思想的交流,而不只是语言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运用语言进行思想的交流。”

在疫情期封控的寝室,同学们都在上网课。不少同学表示在宿舍上网课效率低,注意力不够集中,杨康绮却能在保证学业的同时赢得一个总冠军,她是如何做到的?

复旦3月进入准封闭管理,那时起,杨康绮保持着每天都训练演讲技巧、打磨演讲稿的节奏。4月4日,复旦进入封闭管理后,即使只能通过线上方式与指导老师时丽娜沟通,她仍坚持每天训练,始终让自己保持状态。

杨康绮除了准备比赛外,每周有24课时的线上课程。作为医学院分团委学术部副部长,她还要组织策划部门线上活动。课余时间她同时参加中文、英文辩论,封校前还准备参加花样滑冰社、交响乐团。她在大赛自我介绍短片中就即兴演奏了一首小提琴曲。

如此忙碌的杨康绮有个严格的时间表:每晚临睡前,她会规划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下待办清单,清晰规划接下来的学习任务。早上6时起床洗漱,从6时到8时用两个小时看论文、准备比赛材料。“这个时间我也可以手机调静音,不去看社交媒体,专注做事。”

她不会专门花时间背单词或者课文,但是如果学到了实用的单词或者表达,就会有意识地在写作或者口语交流中使用,来加深记忆,“多听多说是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最好方法”。

因为疫情,杨康绮也曾有过焦虑。频繁查看手机消息,受到一些负面消息影响,听课和看书的效率变得很低。但很快她就调整了心态:“我喜欢喝咖啡,在封校之前囤了很多,早起之后泡一杯咖啡对我来说,就是一天最快乐的事情。”在杨康绮看来,特殊时期就需要寻找一些微小的、但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作为支撑。

疫情中的经历融入杨康绮比赛的讲稿中,让全世界看到了一名中国大学生的心境:“我已经被隔离28天了。交流、活动和选择都有所限制,但我还是学会了享受窗外蓬勃的绿意,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简单的锻炼,去欣赏和感谢志愿者们的努力。我选择满怀乐观和希望,把这段艰难的时期变成了一段有意义和愉快的经历,去欣赏那些平凡的小事,做出真正的选择。”本报记者 张炯强 通讯员 赵天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