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50后”夫妻当起临时爷爷奶奶 对无精打采生活的精彩叛变 深夜,“中华第一街”飘出咖啡香 “小电驴”宅基埭头巡村忙 众租户生活物资有着落
第5版:上海新闻 2022-05-15

“小电驴”宅基埭头巡村忙 众租户生活物资有着落

王丹平穿梭在村里发放抗原检测试剂

打开一张情况统计汇总表,门牌号、姓名、困难类型、具体情况、解决办法等信息一目了然,上面记录着封控期间村民的生活物资需求以及协调解决办法。

表格的设计者是金山区金山卫镇塔港村村民王丹平,她是长宁区一所职校的教师,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学校因疫情停课后,王丹平主动到村里报到,骑着一辆电瓶车投身到人员排摸、核酸检测、巡逻值守等各项志愿活动中。

据了解,位于金山卫镇西北部的塔港村,与浙江嘉兴平湖市新仓镇相邻,所辖的1组和20组因靠近老钱圩镇集市,是租户最集中的地方,总人数有170人左右。平日里,租户们习惯在附近的集市采购物资,但封控以来,购买渠道被迫“中断”,再加上塔港村远离镇区,物资配送难度更大。

为了保障租户的生活需求,王丹平充分发挥其情况明、人头熟的优势,帮助他们解决物资紧缺难题。“本地村民有自留地,平时会养一些鸡鸭,生活物资相对充足。”据王丹平介绍,她每天骑着“小电驴”穿梭在宅基埭头,上门询问并记录租户的生活需求后,再到本地村民家中询问物资存量情况,最后把协调到的物资按需分给租户。

“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周围的邻居都很熟悉,大家也都愿意把家里多余的蔬菜物资无偿拿出来。”王丹平说,“我还教他们使用手机通过橙团、美团、京东等线上平台采购,现在大家都学会了,基本不会有缺物资的困扰。”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丹平的感染下,其他村民也主动加入这项志愿者活动,“目前,外来人员集中的小组都有一名联络人,负责与租户沟通,最后汇总诉求再向我反映,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帮扶精准度。”王丹平说。

“以前村里经常会接到租户打来的电话,缺菜的、没米的……各种诉求都有,有些人情绪还比较激动。得益于这种邻里互助的形式,最近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基本没有了。”塔港村党总支书记朱姝说。 本报记者 屠瑜 通讯员 周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