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王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听着《数九歌》,思绪飘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雄安,孩提时代,发生在春天里的一些趣事,像电影一样浮现在脑海中。
吹柳笛。北方,春天最早发芽的树种可能就是柳树了。早春时节,路旁、河边,常常见到一棵棵柳树逐渐泛黄,长出嫩芽,细长柔软的枝条随风摇曳。“不知你忘记没忘记,你曾为我做柳笛……”这首《柳笛》的歌曲,唱的就是孩子们做柳笛、吹柳笛的情景。
那时,我们会折下一根细柳条,选一处叶芽距离较大的一段,剪下来,用手使劲地揉搓,柳皮慢慢松动,最后像套子一样与枝干完全分离。揉搓柳皮时,绿色汁液染得手指斑斑点点,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把柳皮拿在手中,在一端,用小刀轻轻削去约半厘米长的表皮,并把它捏扁,这时一个柳笛就做好了!放在嘴中一吹,柳笛会发出悦耳的笛音。花香鸟语中,一声声柳笛,伴随着孩子们的阵阵欢笑,让春天的乡村充满生机活力!
捉甲虫。春天,很多虫子也会爬出来。记得有一种黑色甲虫,我们那里的孩子们叫它“黑老婆儿”,这种虫子专门啃食柳树的枝叶,属于害虫。小时候,每当春季,下午放学后,小伙伴们就相约拿着一个空瓶子去逮“黑老婆儿”。到路边,用脚一踹树,黑色的甲虫常常如雨点般落在地上,大家便会争抢着捡起一个个虫子,放进瓶中……直到天色渐黑才回家。
这时候很多孩子的瓶子里,已经快装满了虫子。拿回去干什么呢?喂鸡!第二天。母鸡看到倒在地上的虫子可高兴了!一边开心地吃着,一边“咯咯”叫,好像是在向小主人们表示感谢呢!记得有个小伙伴,在捉甲虫时,干脆直接抱着家里的一只母鸡,让鸡现场吃个够!农村人都知道,吃虫子的母鸡,特别爱下蛋。
现在看来,捉甲虫也算是北方平原孩子们的一种小小狩猎活动吧!既保护了树木,又喂饱了母鸡,还能让鸡多下蛋,可真是一举多得呢!
儿时的故乡,在春风拂面的季节,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那时候的我们,虽然物质生活比较差,但春天的农村就像一个天然游戏场,小孩子们直接与各种植物、动物、昆虫打交道,过得很纯朴、很快乐,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