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熟悉的上海回来了
第3版:上海新闻 2022-06-01

熟悉的上海回来了

今天上午,恢复运行的地铁车厢里,出行的乘客们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东方明珠今天开门迎客,上午十时,家长带着孩子来此欢度“六一”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今天一早,杨浦区鞍山地区一家包子铺门口,居民赶早来买早点 种楠 摄

上图:6月1日零时,外滩中山东一路上灯光璀璨车流不断 下图:4月1日凌晨3时,同一路段路面空空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公交恢复 放下手机,望向车窗外熟悉街景

今天起,上海市域内公共交通有序恢复运行。地铁、公交纷纷恢复运行,为出行的乘客提供服务。

早上7时51分,在地铁上海火车站站,车站人流开始多了起来。张大志背着“大包小裹”踏上回乡的归程。“我一大早就从塘镇出发,来上海火车站坐高铁回老家,看看老人,看看孩子。”说话时,张大志的眉眼之间难掩喜色,和他一起结伴回去的还有两名工友,“等看过家人一定再回上海,继续打拼”。

记者在人民广场地铁站看到,每一个出入口处均张贴了“场所码”,出示“绿码”和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即可进站,遇到不熟悉操作的乘客,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会立即上前予以引导。

列车上,有人刷着手机,或站或坐,有人低着头闭目养神。

“今天早上最大的感受是,上海回来了!”乘客李女士表示,自己要去陆家嘴上班,本来对复工复产的第一天还有些后知后觉,直到在站里听到列车呼啸而过的声音,看到车厢内形形色色的乘客,这种感觉真是久违了。

20路电车拖着长长的“辫子”,慢悠悠地停靠在人民广场站点,十多名乘客正在翘首以盼。“来了来了,车子来了,外滩半日游开始!”赵阿姨和她的“老闺蜜”们对这一天期待已久,恢复出行的第一天,他们就打算乘坐20路到终点站,去看看心心念念的黄浦江。

一上车,车厢内已有四五名乘客。这一次,大家都放下了手机,默默望向窗外,看看往日熟悉的申城街景。

20路车队队长黄晓东告诉记者,今天相比以往最热闹的时候,人流量还是少了一些,但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上海一定能够恢复往日的烟火气。

“阿姨你好,这边先坐下,稍后给您提供车厢二维码进行扫描”。中运量71路乘务员李燕最近的工作已恢复至常态水平,不同的是,每天增加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位老年乘客提供扫码服务。

5月22日复工以来,李燕在服务中发现,车辆的“场所码”张贴于车厢前后的玻璃上,一些老年人上车后需要站立扫码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我们车队为此专门制作了车厢‘场所码’的吊牌。”李燕说,她会主动走到已经落座的老年人身边,引导他们扫码。

根据计划,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所有线路首末班车时间已恢复至常态水平。根据计划,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所有线路首末班车时间将恢复至常态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恢复基本运行的初期阶段,各线路列车最小行车间隔约5至10分钟,较以往有所延长。此外,2号线徐泾东站、虹桥火车站站、虹桥2号航站楼站,11号线花桥站、光明路站、兆丰路站、上海赛车场站仍暂停运营。

本报记者 任天宝

见证历史 跨越零点,外滩堵车高架也“红了”

昨天深夜11时43分,黄浦分局两位民警开始拆除南京东路口的隔离围栏。几分钟后,外滩陈毅广场通往江堤的5号口也被打开,早已等候多时的市民们欢呼着冲过中山东一路的斑马线,涌上亲水平台,对着黄浦江水和对岸夜色中的陆家嘴“三件套”又叫又跳,尽情地撒着欢。

“太开心了!”戴着头盔的朱先生举着手机,一边旋转着身子一边大叫,手机不停按下快门,嗓门大得让边上的保安不得不上前提醒。

“我这是太高兴了,闷了两个多月,不吼一下怎么行?”朱先生解释。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做烟酒生意的,在北宝兴路开了家小店,关店两个多月让他颗粒无收,所以特别焦虑。“总算等到这天了。今天小区可以自由出入,我下午骑了辆电瓶车就出了门,漫无目的到处骑。后来想想,外滩是一定要来的。”

很多人和朱先生有同样的想法。“上海重启当然要有仪式感,外滩就是最好的地标。”家住乍浦路的徐先生是走路过来的,他把手机固定在自拍杆上,一路走一路拍。“都是平时看惯的风景,但这时候怎么也看不够,总感觉特别不一样。”

外滩亲水平台上的人越来越多。

认识的不认识的,大家都聚在一起合影。面对着镜头快门,人们不停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不时有人高高跃起,跷着双手拇指大喊,“上海加油!”

跨越零点,边上的中山东一路上,车流不断攀升。很多车开过陈毅广场,都会放缓车速长鸣喇叭。喇叭声连成一片,久久不息。交通违法肯定不应提倡,但他们此刻的心情,上海人都能理解。

“外滩堵车了!”“南北高架也红了。”市民的热情让警察措手不及,不断增派警力加强疏导。

外滩治安派出所责任区队长钟强告诉记者,沉寂了两个多月的外滩终于又热闹了起来,说明上海抗疫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接下来马上是端午小长假,外滩客流很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我们会在大客流和防疫两方面都做好预案,加强现场提醒分流,保护好得来不易的抗疫成果。”

本报记者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