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中有冷僻字,到底怎么办?𠅤先生的举步维艰,引发网友热议。“新民帮侬忙”今日头条号发布报道后,阅读数175.25万、总曝光量1511.45万、评论3542条。
申诉三次没结果
市民曹(文+風)(左文又風,读jīng)反映,她今年54岁。“左文又風这个字打不出来,我身份证卡片上,是造字的,但系统里没有。”
这么多年来,曹女士的银行卡是用拼音注册的,所幸微信和支付宝,通过手动关联,通过了“市民认证”。
但疫情之后,随申码永远是“14天内未有核酸检测结果”,“数字哨兵”也扫不出核酸记录。但通过其他方式查询,可以查到自己的核酸记录。曹女士最新一条核酸记录是6月3日。“随身码问题已经申诉三次,至今没有结果。”
冷僻字麻烦一堆
许多网友纷纷跟帖留言,讲述姓名中的冷僻字带给他们带来的种种不便。
“我以前名字里面也有一个冷僻字,现在什么都要实名制,特别是银行卡,丢了都不能补,很难再坚持用原来的名字,万般无奈只能改。”
“老妈名字中一个𥖄字,换户口本的时候,说电脑打不出来,直接改成美字,原来的存折,保险单名字都对不上,莫名带来了太多的麻烦。”
网友“王炎黄”说,“我老家叫骨垛村,其实骨不是这个骨,是左“土”右“骨”,这个字也打不出来。手工写的都是左土右骨,这个字也是一个冷僻字。”
能否建统一字库
网友“FentiJixu”建议,国家文字管理机构有责任督促提升字库,或者建立统一的字库,不管用什么输入法,基础字库必须是国家文字管理机构统一颁布的文字,任何系统必须统一,就像货币一样,不能也不允许不统一的现象存在。
网友“蝶惗花”也赞成“国家应该有文字大库,把所有的汉字收录其中”,并且分常用字和冷僻字,这样,出现类似的问题,利用大汉字库就可以解决了。否则公安机关显示的姓名文字和通信公司、银行等字库不一致,有些字打不出来,会苦了当事人,遇到很多难事。
网友“非凡星球r”认为,计算机时代,发生这种事情,说明程序不够完善,应设法更新字库,解决问题。“因为字库原因,让人家改姓,这不合适,也不符合法规。”
还有网友“money它爸”说,冷僻字与不同系统不兼容,解决没有技术难度,关键是涉及部门太多,做大事的人太多,这件事太小,不足以撼动相关部门改动。
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