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剑烽)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环境日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1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335天,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多种污染物浓度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低。
■环境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年均浓度连续两年全面达标 2021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335天,AQI优良率为91.8%。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分别为6、43、35微克/立方米,均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低值;臭氧浓度为145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浓度为0.9毫克/立方米。六项指标实测浓度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SO2、CO持续达到一级标准)。2021年,全市道路扬尘移动监测平均浓度为81微克/立方米;各区道路扬尘移动监测平均浓度范围在76~89微克/立方米之间。
■酸雨污染总体呈改善趋势 2021年,全市降水pH平均值为5.56,酸雨频率为26.4%。近5年的监测数据表明,上海市酸雨污染总体呈改善趋势。
■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保持稳定 2021年,全市主要河湖断面中,Ⅱ ~Ⅲ类水质断面占80.6%,Ⅳ类断面占18.7%,Ⅴ类断面占0.7%,无劣Ⅴ类断面。上海市4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021年,上海市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中水质为Ⅲ类、Ⅳ类和Ⅴ类的分别占比为7.0%、62.8%和30.2%。
■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021年,上海市海域符合海水水质标准第一类和第二类的面积占25.4%,符合第三类和第四类的面积占14.4%,劣于第四类的面积占60.2%,长江河口水域水质总体稳定。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2021年,根据上海市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基础点位的例行监测结果,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2021年,上海市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均基本保持稳定。
■辐射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良好 2021年,上海市辐射环境背景值和辐射设施周边的辐射强度均处于正常水平。
市生态环境局表示,过去一年,上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完成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约1042家,累计完成约1663.43万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本轮次国三柴油车限行淘汰共计8.43万辆;在碧水保卫战方面,实施河道整治、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雨污混接改造等;在净土保卫战方面,出台《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等工作的若干规定》,更新公布《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