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疫情传播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医学观察期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昨晚“公共卫生大家谈”系列讲座播出第八期,特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潘浩,带领市民朋友们从科学角度读懂医学观察。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当下,阻断疫情风险传播的关键一步,就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从明确溯源上游,到研判阻断下游,流调人员搜集核心信息,严格采用“一案一策”,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从科学角度来看,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可从“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着手,最大限度缩小病毒传播的范围,减少其传播的机会,并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者进行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期间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带齐必需品,包括身份证、医保卡、病历、手机(含充电器)以及常用药物。只要在最长潜伏期内没有特异性症状和感染指征,便可结束医学观察。另外,到家后尽量居家进行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专业机构报告。 本报记者 左妍
专家问答
1.低烧咳嗽三天,自测抗原正常,该不该去发热门诊?
答:抗原检测不用于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因此市民朋友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应尽快去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过程中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2.“气溶胶”是否会通过下水道传播?居民该如何应对?
答:一般来说,新冠病毒以“气溶胶”形式通过下水道传播的概率要远远低于呼吸道飞沫与密切接触传播。大部分小区的下水道使用的是U形管道,只要充满水就可达到“水封”效果。对于老旧小区的直排下水道,居民可以用保鲜袋注水扎紧,放置于管道口,一样起到封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