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婚内出轨,在外育有一子,离婚时,因婚姻过错,主动把房产无偿转让给妻子……4年后却被他人要求撤销房产转让协议。
近日,金山法院受理的一起债权人撤销权纠纷案件里,就出现了这样奇怪的案件。
张先生和沈女士曾系夫妻关系。2016年底,双方因长期分居感情不睦协议离婚,在离婚协议中双方约定,金山某处房产原双方各占二分之一,现张先生将自己的所有份额无偿转让给沈女士,轿车一辆归张先生所有。然而,4年后,王女士诉请法院撤销上述离婚协议中关于房产份额的转让,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张先生和沈女士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即2014年底,张先生向王女士的母亲借款60万元,并出具借条。2015年初,王母去世,王女士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这张借条,遂向张先生催讨,张先生当时还款5万元。2017年初,因张先生长期未归还剩余借款,王女士将其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后确认张先生应归还剩余借款55万元。判决后,张先生未主动归还借款,王女士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控后发现,张先生名下无存款且房产与沈女士共有而无法处置。
2020年10月,王女士又向法院申请债权人代位析产纠纷的诉讼,此时张先生的前妻沈女士向法院提交了《离婚财产分割协议》,表示协议经过公证,只是尚未办理房产权属变更登记,王女士这才知晓张先生和沈女士已离婚并对房屋进行了分割。王女士认为,张先生此举是恶意无偿转让财产,导致王女士的债权无法实现,遂于2021年1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离婚协议中关于房产转让的约定。张先生辩称,离婚协议中关于房产的分割并非无偿转让。且他和沈女士离婚时间先于王女士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时间,所以不存在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沈女士认为,离婚是因为张先生在婚姻中存在过错,且离婚时,张先生分得一辆轿车,房产转让是有对价的。此外,沈女士对张先生外债并不知情。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首先,王女士和张先生的债权形成于2014年底,2015年初也向张先生进行催讨,故张先生和沈女士签订离婚协议时上述债权已客观存在,法院生效判决也确认了上述债权。王女士对张先生存在有效的债权。其次,虽张先生离婚时获得了轿车,但轿车与房产份额价值上相差悬殊,可视为张先生无偿转让了涉案房产。再次,王女士于2020年10月向法院提起代为析产的诉讼,才知晓张先生和沈女士已离婚并对房屋进行了分割。王女士行使撤销权的时间并未超过法定期间。
至于婚姻中存在过错是否是财产少分或不分的对价,法院认为,债务人在离婚协议中放弃属于自己的权益,不分或少分夫妻共同财产,是债务人对自己财产的处分行为,但该财产处分行为应以不严重损害合法债权人的权益为前提。婚姻过错、情感补偿、照顾女方权益等考量并非财产分割时的对价,而是一种请求权。沈女士可另行通过分家析产之诉,根据婚姻过错、情感补偿等因素进行主张。最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撤销了张先生和沈女士离婚协议中关于张先生房产份额无偿转让给沈女士的内容。该案上诉后,二审维持原判。
本报通讯员 张涛 记者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