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玲
相似的烧烤店、被骚扰的女顾客、施暴的男子……在“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的舆论风潮中,又见一则类似的“夜宵店打人事件”短视频热传。经警方调查,这一视频完全是四川射洪有人自编自演“蹭流量”。
“再现”夜宵店打人,这热点“蹭”得毫无底线,社会的公序良俗岂容被如此挑战?据警方通报:某跆拳道馆李某峻、童某雷为了达到宣传目的,组织7个人拍摄视频,并剪辑添加“再现唐山打人事件”“续唐山事件后”等字样。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当事人现已被抓获,案件正在审理中,公安机关表示将依法严肃查处制造传播谣言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要知道,河北唐山烧烤店事件这几天令无数人感到焦虑,对这一事件央媒和地方媒体反复发声,各种讨论声络绎不绝,家有儿女谁保证年轻人不会结伴去吃次夜宵?但当大家在严肃质疑、认真讨论的同时,却有人以娱乐化的方式试图重现这一事件,这在网络上激起无数人愤慨和反感的强大情绪力量,也刺痛无数人的神经:为了流量利益,人性竟然可以如此愚蠢,如此丑陋?
清朗网络环境,是保护社会环境的一部分。类似视频很可能对阅读者的心理产生不可预期的负面影响。假若没有警方查证,大家就会感到“社会到处这么乱”,从而产生更强的焦虑,引发不必要的恐慌。人们对社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经不起无良的破坏。“蹭流量”本身无可厚非,但编造假象、虚构事实、故意引发社会恐慌、谋取不正当个人利益的行为,理应受到依法惩治。
在依法惩戒当事人的同时,对视频业“蹭流量”的其他乱象,相关部门还需加强治理。当刷视频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时,对视频产生的行业伦理约束和依法治理,必须加强。绝不能允许某些视频直播主丧心病狂地借机传播负能量、扰乱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