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广告 重残女孩被赋红码难出门 夫妻俩分别“被结婚买房”  或遭“黑色产业链”盗信息
第7版:帮侬忙 2022-06-14
阳性转阴再次复阳 一个多月无法复测

重残女孩被赋红码难出门

家住杨浦区延吉中路的重残女孩小江向“新民帮侬忙”紧急求助,4月上旬,她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十多天后检测为阴性,但5月8日再次被检出阳性。小江说,直到目前,整整1个多月了,虽多次反映,始终无人上门为她复测,“随申码”红码无法转成绿码,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随后,在记者帮助下,小江终于做了核酸检测,目前她的“随申码”已经转绿。

核酸检测一月没做

“我真的好想出门去晒晒太阳,呼吸下新鲜空气……”电话那头,小江忍不住低声抽泣,话语中充满着无助。小江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生活不能自理,属于一级肢体残疾人员。由于双臂没有力气,她无法握住听筒,讲了几句后,电话就交给了小江的母亲钟女士。钟女士告诉记者,今年4月初,家中三口人核酸检测都是阳性。之后,小江的父亲被送到方舱治疗,而钟女士和女儿居家隔离。4月中旬,母女俩核酸检测为阴性。但5月8日,检测人员上门采样,女儿又呈阳性。5月14日,检测人员再度上门,但只对钟女士采样,没有对小江复核。如今,夫妻俩都已恢复“绿码”,只有女儿还是“红码”。

两种方案无法落地

钟女士表示,她多次向居委会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居委会说已经上报,让我们自己去二级以上医院做核酸,离家最近的是新华医院。”对于这一处理方法,钟女士认为,小江1个多月没有做核酸,尽管连续多日抗原自测是阴性,但无法排除阳性的可能。在“警报”没有正式解除前,随意出入小区是否会存在防控风险?

记者致电小江所在的杨浦区控江路街道欣辉居委会核实情况。相关负责人回复,他们已将小江要求上门检测的诉求上报街道,“红码人员自行去医院”的方案正是街道给出的。随后,欣辉居委会又来电答复,他们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即钟女士夫妇充当采样员,出小区拿到棉签后,再回家为女儿采样。“我和她爸爸根本没接受过培训,这能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吗?”对于居委会的这一方案,小江一家依旧“无能为力”。

记者介入红码转绿

在记者介入下,小江在家中先做了抗原自测,确认阴性后,为避免可能出现的交叉感染,在小区附近的核酸采样点结束正常采样后,坐着轮椅全副武装来到了那里。居委会随即开辟“绿色通道”,检测人员为小江做了单人单管的采样,结果为阴性。之后,又经过多次核酸检测,小江的“随申码”已经转为绿码。

回想这段经历,在向各方表达感谢的同时,小江呼吁,在核酸检测常态化的情况下,能不能给予重度残障人士等以更加人性化的关怀,为更多行动不便者定期安排上门采样,不要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人”。

本报记者 夏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