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盐城黄海湿地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之后,盐城再添一张耀眼的国际名片。近日,国际湿地公约官网发布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盐城成功入选国际湿地城市。
国际湿地城市代表一个城市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2017年初,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国大会首次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启动“国际湿地城市”认证。通过提名认证引起各国对湿地保护的重视,倡导城市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保持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湿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密切关系,实现湿地的合理永续利用。
2018年底,盐城全面启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以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指标(五大类15项)为创建标准,以《盐城市湿地保护修复两年行动计划(2019-2020)》为抓手,深入开展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系统提升城市湿地品质,有效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77万公顷海岸型湿地,湿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5.2%。2019年,位于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
2019年9月,为了让湿地保护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盐城颁布实施了《盐城市黄海湿地保护条例》,并建立司法保护协作机制,持续推进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损害修复衔接配合,探索黄海湿地生态银行试点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湿地、爱护环境的浓厚氛围。
本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丁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