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就业严禁歧视新冠康复者,重在破解 今年“六月黄”已大量上市“吃起来甜滋滋的,没了苦味” 源头市场有菜,正调拨更多运力
第4版:上海新闻 2022-07-14

就业严禁歧视新冠康复者,重在破解

方翔

对就业上歧视新冠康复者的现象,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昨天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严禁在就业上歧视曾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康复者。

新冠阳性康复者在求职时不受到歧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理可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用人单位却创造了个新词“历史无阳”,更有甚者把应聘者到过风险区的、家属有到过风险区的甚至在方舱当过志愿者的,统统纳入“不招”的名单。一些企业为什么不招新冠康复者,答案很简单:避险。

停工、消杀、隔离,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会造成经济损失。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一些企业干脆就不招“阳过”的人员,甚至设立一些隐性求职门槛。这种行为损害了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要依法依规予以严惩,正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

法律和政策底线之上,社会治理各层面、各环节,也要不断健全完善各项措施,全方位保护新冠阳性康复者的权益,使他们免受就业歧视的困扰。前两天,“躲在虹桥站卫生间”的阿芬,数月以来的坎坷求职经历,通过媒体的报道受到全网关注。就在7月12日,在多方帮助下,阿芬已经找到了工作。然而,要让“阿芬们”在求职路上不再受到歧视,还是需要制度性的安排。比如:企业不得将是否“阳过”作为入职条件,不在面试的时候询问应聘者的相关健康信息,比如:健康码是否曾变为“黄码”或“红码”等,应聘者两个月以内的核酸检测记录,有权不向企业告知等等。

在强调法律和政策底线的同时,如何合理合情地妥善处理“就业歧视”问题,是当下各方亟需破解的课题,这不仅需要智慧,也需要同理心。昨天下午,浦东人社局、总工会等发布了《关于“一视同仁地对待新冠阳性康复者等”的倡议书》,倡议企业善待、关爱新冠阳性康复者。

健康良好的用工环境是需要各方共同营造的。无论是求职者,还是企业,都不应该被疫情的恐惧所笼罩。正如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曾经说到的两个“希望”——希望能够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尽快让这些在求职路上跋涉的人们,尽早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都能够工作得安心、踏实。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