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帕米尔访古(水彩) 卡布奇诺的花语 马齿菜 当年顽童野泳乐 书场忆旧 大比武·神枪手
第11版:夜光杯 2022-07-30

当年顽童野泳乐

金惠明

热浪滚滚,又是盛夏酷暑,看着孙辈们孵着空调围绕爷爷奶奶嬉戏的情景,不由忆起当年自己少小,如何与村童们一起度过那些个“热天”的故事。

我老家在农村。那时,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但有的是修竹、树林、河叉。青翠茂密的竹林与遮影片片的树木自然成了村人纳凉休憩的首选之地,而河湖宅港竟成了顽童们消暑取乐的好去处。

我所在的自然村,得天独厚,村后有戴浜,村西有界泾,村东稍远处有远泾,皆为长江支流的支流,都是东通江海的,潮来落去,河小而水活,浑而不浊。村人呢,因村宅老而大,小孩特多,和我经常玩在一起的男孩就有十来位,下河和水打交道有早有晚,泳技参差不齐。其中有一位我们都叫他“小阿哥”的,比我大几岁,是名副其实的“囡头”(小孩王)。囡头水性十分了得,他有几次在古镇北面两三人深的炸弹湖(国民党乱扔炸弹爆炸形成的人工湖)踩水,肩以上可都露出水面;或演示潜水,一个猛子下去,老远地方才冒头,看得我们都“哇!”地叫起来!他说,自己的好水性是很小时由已在外工作的大哥教的,他也情愿教我们。有此等有利条件,三伏天,顽童们都不高兴轧闹猛去竹树处觅荫取凉了,宅旁一浜二泾,成了我们最想去的地方。家长呢,也都信得过这位囡头,加上种田忙,只要听说自家小囡是跟着囡头去“汏冷水浴”,也就放心不管了。

我一直跃跃欲试。那年,终于也加入了村宅顽童组成的野泳队伍,时十一岁,读小学四年级。自此一直到初中毕业,每到暑假,野泳成了我几乎每日必做的功课,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种种乐趣:一旦下得河去,清凉不期而至;上得岸来,干毛巾一擦,湿裤一换,浑身神清气爽,热魔早已退避三舍,快哉!

泳技也可说是人生一门随身本事。我先在浅浅的戴浜,随那位“小阿哥”学闷水、狗爬式,后又随他到水较深的界泾、远泾学朝天游(仰泳)。进入初中后,我买了《怎样学好游泳》的小册子,从理论上进一步充实了自己,实践上也有了较大提高,蛙泳、自由泳、仰泳、侧泳等都能凑合。尽管现已步入“80后”,但见水那种喜悦之情不减当年。

野泳相较专事经营的人造泳池,配套硬件自一无所有,呈现在面前的完全是大自然原始状态,可以说,充满了克服困难、与不利自然环境的斗争:水流不稳,要避开转圈的漩涡;底面坎坷,多有杂物会触脚,更要小心;河底水凉,想好万一抽筋的应急预案;无下水平台,齐心合力搬来石块自己垒……总之,我参加的村宅野泳,由于囡头带得好,队伍团结心齐,没有发生一起小伤小痛的小不快,更没发生溺水类重大不幸事件。参与的顽童们,享受着天高水阔、长河银波的美好风光,个个练得一身好筋骨、好心态。1966年初夏,毛主席以73岁高龄畅游长江,并发出“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走过来的”豪言壮语,也激发了我们这些曾经的野泳犊子一番豪情,那时,我已参加学校工作,趁机主动倡仪并协助工会主席,组织了一次部分教师与高年级学生代表的长江口游泳活动,参加者群情高涨,尽兴投入。

行文至此,老夫郑重声明,吾写当年野泳乐,不表示主张现在学生娃随意去野泳。此一时,彼一时。何况,河长制下河长们尽职尽责,每条河湖,不论大小深浅,均扦着“河道水深,禁止游泳”字样牌子,我们应体谅良苦用心!

但也想说一句:游泳毕竟是夏天最好的运动之一,也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然当下游泳场馆资源依然有限,君不见下泳池如下饺子般乎!堵不如疏,藉文提议:地方政府本着为民宗旨,是否可以考虑创造条件,加设必要硬件,配备人员,将某些河湖改建成天然泳区乐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