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宁华)从“千人一面”到“一人千面”,当场定制护肤品、香水等黑科技产品,有望成为爱美人士的新时尚。今年8月1日起,又一部浦东新区法规——《浦东新区化妆品产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实施。
今天记者获悉,受这项法规首次提出的鼓励精准研发等政策利好影响,包括法国欧莱雅、娇兰,日本资生堂等国际知名品牌正蓄势待发,计划在中国首发个性化美妆新品。
在去年进博会上赚足眼球的“口红打印机”圣罗兰智能调色仪,目前已进入浦东国金中心化妆品柜台。如今,有了新法规加持,国内外知名品牌摩拳擦掌,着手参与试点结合智慧购物场景,加速让个性化美妆黑科技产品走进消费者生活。
记者在国金中心看到,法国欧莱雅集团旗下的修丽可品牌专卖店正虚席以待,准备迎接两款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产品——“高端个性化皮肤学配方仪”以及个性化香水。欧莱雅研发和创新中心数字智能美妆部副总监叶成达表示,个性化已成为全球化妆品市场的最新趋势和创新前沿,也受到中国消费者热捧。“我们很高兴看到《若干规定》特别提到,要鼓励精准研发适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化妆品,并设立经营场所,这让我们看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们正在和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希望在上海首发这两款全球明星产品。”
无独有偶,日本资生堂也“铆牢”浦东新规,打算进军个性化美妆市场。资生堂中国新兴品牌事业部品牌总经理傅晓介绍,此次新规实施让资生堂看到了在中国拓展业务的全新可能。“我们会把集团旗下茵芙莎品牌的个性化定制项目落地浦东,预计明年在中国首发。”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路威酩轩集团下的娇兰香水,正筹备在专卖店提供个性化分装服务,这在国内尚无先例。“新法规落地后,我们若获许可,消费者就可通过高科技手段,完成从试香、选瓶到外包装全过程‘私人定制’,当场拿到独一无二的专属商品。”娇兰品牌公关总监周晶说。
据悉,2022年5月1日起实施的《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规定:“直接接触内容物的包装容器上需标注产品中文名称和使用期限。”而大部分境外生产企业无法专门为中国市场开辟包装线,使得内包装加贴中文标签成为进口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一道关卡。《若干规定》出台,让浦东充分发挥口岸功能,鼓励相关企业依法开展进口化妆品的包装和贴标服务,进一步畅通了化妆品进口渠道。
据介绍,《若干规定》鼓励化妆品企业探索小批量、多品种、高灵活度的生产模式,精准研发适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化妆品。“我们可以提前介入服务,从选址到布局,从设备到产品,严把产品安全关,积极助力企业个性化生产项目尽早落地。目前,我们正在配合市药监局制定相应的生产许可条件和监管要求。”浦东市场监管局药化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