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广告 制度创新示范区张开隐形翅膀
第10版:长三角/示范区 2022-08-10
中外记者昨日汇聚“青吴嘉”,见证新发展新气象

制度创新示范区张开隐形翅膀

白色桥墩露出水面,高铁“水上漂”的沪苏湖铁路推进建设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比天气更热的是脚下这片土地。昨天,中外记者汇聚“青吴嘉”,一同见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最新进展。元荡、江南圩田、长三角互联网医院、沪苏嘉城际铁路……近三年,示范区聚焦“一厅三片”和生态保护、互联互通、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四个重点领域,100多项重大项目持续推进,累计推出88项具有开创性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8项在长三角和全国复制推广。

在项目建设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中,示范区正朝着“一田三新”的定位稳步前进。“比起一条路的建成通车本身,这背后的制度创新更值得关注。”犹记得元荡路建成通车时,曾有执委会工作人员这样说。那些他们在“无人区闯出的新路”,将成为一双双“隐形的翅膀”,助力后来人在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广袤天空,飞得更快、更高、更好。

触类旁通

加速跑更快

曾有不少人描绘过示范区的蓝图,“跨省域、最江南、超级都市圈”大概算得上是最有烟火气的一个,实在却又不失浪漫。尽管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但示范区执委会生态和规划建设部部长刘锋,说起沪苏嘉城际铁路三地同步开工的那个现场,依旧动容。在这背后,示范区执委会和沪苏浙两省一市相关部门做了多少工作,青吴嘉三地下了多少工夫,一言难尽。

沪苏嘉城际铁路是示范区又一标志性工程,作为“轨道上的示范区”的核心线路,将示范区核心功能区串点成线,实现重要功能节点之间30分钟可达;而通过交通改变示范区的区位优势,将原先省界毗邻区域发展洼地抬高,成为三地交汇的中心,让要素流动起来。如果摒除行政区划的因素,将上海超级都市圈(包括苏州、嘉兴)看作一个整体,那么“交通可达、公共服务均等、生态良好”的示范区,不就是“最江南”的中央生态和创新价值高地吗?

“以往一条铁路从规划到开工都要三四年的时间,沪苏嘉城际铁路只用了1年左右,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刘锋说。速度不是凭空而来,它和两年多来的积累密不可分,沪苏嘉城际铁路的背后明显可以看到“元荡路”的影子。

元荡路作为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内首个启动的跨域交通项目,打破了元荡作为青浦、吴江天然地理分界的存在,两条断头路跨界相接,将青吴两地通行由原40分钟缩短至5分钟。在从项目协作到一体化发展的摸索过程中,形成的“六个一”(共谋一个项目、共建一批机制、共绘一张蓝图、共商一套标准、共推一份计划、共管一个运维)的跨域建设新机制,是刘锋口中跨域项目建设皆可复制的重要工作方法。

“项目的背后是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有力支撑,沪苏嘉的‘四个统一’(全线路系统制式、技术标准、建设时序、贯通运营)就是铁路领域建设的‘元荡六个一’,从工作专班到技术专班,一整套的协调机制已经非常成熟,有了一体化发展的共识和实现路径,项目推进得非常快。在这条跨域铁路上,我们可以非常真切地感受到‘示范区速度’,一体化的速度。”刘锋说。

由点及面

覆盖面更广

“区域研发总监,300万元+”“首席科学家,300万元+”“OLED新材料研发专家,250万元”“自动化设备控制系统研发,150万元”……前不久举行的首届示范区全链接大会上,“青吴嘉”高质量发展需求清单重磅发布,其中“人才”需求多达200多项,在这里,百万年薪招贤纳士不是噱头,而是企业向人才展示的最大“诚意”。一时间,猎头们闻风而动,一场人才争夺战已拉开大幕。

人才就是未来。“到2025年,示范区人才总量要达到100万,现在还有40万的缺口。”作为执委会营商和产业发展部部长的朱正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人才在示范区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区域的资质互认和自由流动,这也是他们部门自始便立下的“军令状”。

最早的试水,是从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互认开始的。“最初只是想从最有可能突破的领域入手。”执委会营商和产业发展部主管姜志双坦言。推荐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专业技术人才资格和继续教育学时互认、机械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联合评审……由易及难、由点及面,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姜志双桌上的“红头文件”一份份增多,一次次从“0”到“1”的尝试,将横亘在人才流动前的障碍逐个击破。

更让大家振奋的是,7月26日,《关于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人才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20条政策举措、26项重点工作任务干货满满,通过人才制度、政策、环境的创新,为示范区人才流动、共享、共建保驾护航,一体化制度创新释放的更多改革红利,将激发更强的发展动能,持续赋能示范区建设。

在示范区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在“水乡客厅”范围内探索创新人才“双聘制”,实行“人才飞地”合作新模式,符合条件的人才可跨区域申报沪苏浙各级人才计划;每年认定一批优秀人才,授予“示范区太浦英才”称号,并在示范区享受相应政策和便利;打破地域和户籍限制,支持示范区进行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跨域招考(聘)……“这些政策举措,既有之前人才政策的持续深化,也有更多点面、更广领域的探索,目标是打造人才流动无障碍、人才共享无保留的人才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为示范区‘一田三新’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姜志双说。

深化规范

含金量更高

对于河流阡陌,湖域众多的示范区来说,水环境是亮出的第一张名片。要擦亮示范区的生态底色,水治理势必先行。交界地往往是三不管的地方,水环境是什么样子?省际边界区域木材、砂石乱堆,入湖河道淤积,围湖养殖,生态退化……这是常态,初见时的忧心,让执委会将工作重心瞄准了示范区核心跨域水体“一河三湖”(太浦河、淀山湖、汾湖、元荡)生态治理,并从中探寻跨域水体联保共治之道。

2020年10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管理“三统一”制度建设行动方案》相继印发,打响了示范区生态保卫战,标志着示范区在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实施跨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的制度创新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示范区在水环境治理上的探索从未停步,而示范区水务领域工作也随之进入了一体化标准和规范的制度创新2.0版新阶段,制度创新含金量更高。“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和深化‘一河三湖’联合河湖长机制,形成联合河湖长制工作规范,推动联合巡河、联合保洁、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治理等一体化制度的常态化开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忠伟说,今年示范区将争取形成1-2个高显示度、高含金量的水务领域联合标准。

“经过前两年的探索,我们将把联合河湖长制的常态工作标准化,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立项,成为一个标准。”据刘锋介绍,目前,这一标准已经申报立项,9月份将形成阶段性成果,今年底明年初有望正式出台。“标准”的形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这个领域一体化的氛围已经形成了,大家都按照同样的标准做事,就不分彼此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制度创新是可复制、可推广的,而这在刘锋看来,是示范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先手棋和突破口的核心价值所在,他说,继长三角区域开启携手推进跨界水体共保联治的实践之后,如今,联合河湖长制已经在全国其他省际毗邻区域开始复制推广。 本报记者 毛丽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