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上海交响乐团两部委约新作《复兴·颂》和《我们的世界》将在指挥家王永吉的执棒下,在上海交响音乐厅首演。这场名为“复兴路上——上海交响乐团的十月理想”音乐会,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以两部原创交响乐新作追溯曲折过往,勾勒幸福未来。
《复兴·颂》采用颂歌式的方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应和时代的脉动,谱写中国梦。创作这部作品,青年作曲家方岽清构思许久,落笔却几乎一气呵成。
“写《复兴·颂》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浓缩于一部交响作品中,如何用抽象的音符和旋律展现这一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方岽清说,一次在高铁上,眼前闪过的江山如画让他茅塞顿开:“我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好河山,我们的音乐也应该像高速运行的列车,用具有画面感的旋律,来抓住年轻一代的心。”热爱摄影、雕塑、油画等视觉艺术的方岽清,擅长将视觉和听觉艺术连接、融合和转换。他说:“我希望观众听完《复兴·颂》,就像看了一部激荡心灵的主旋律大片。”
《我们的世界》由青年作曲家黄凯然、张巍、杨帆、郑阳共同创作,由温暖中国、速度中国、幸福中国和未来中国四个乐章组成。
“这是一封写给未来的信。”创作“未来中国”的郑阳将这一乐章定位为一首意境高远、包罗万象、希望无限的狂想曲,“在这里,我们能够清晰地听到富有中国文化风格特点的音乐素材,同时又广泛吸纳、融合各种风格语言、技术类型和审美理念,描绘我们所处世界的精神内涵。”
之所以邀请一众青年作曲家来打造重量级主旋律作品,音乐总监余隆说:“作为中国音乐的未来,年轻艺术家的声音应该被听到,被记住。我们希望年轻艺术家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一起在现场,共同表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诚挚祝福,对美好中国未来的无限憧憬。”
作为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很多重要历史时刻。上交团长周平说:“以真诚的音乐创作、记录时代进程,传递理想和信念,是当代交响人的担当和使命。”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