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宁华)随着公民法治意识的提升,一些区域行政复议案件数量增加,如何拓宽行政争议的解决路径?近日,浦东新区行政争议多元调处签约揭牌仪式暨行政案件审判白皮书发布会召开。
《白皮书》显示,2021年,浦东新区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928件,受理率90.7%。目前审结1729件,其中维持1279件,维持率74%;纠错25件,纠错率1.5%。
同时,浦东新区行政复议案件出现3大特点。浦东新区司法局副局长周建平介绍,首先,案件数量显著增长。近年来,浦东新区政府行政复议案件逐年递增,年均增量为10%-20%。案件数量出现增加,除了公民法治意识的提升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自2021年8月起浦东新区政府只保留一个行政复议机关,统一管辖新区行政复议案件。
其次,案件涉及单位相对集中。各委办局案件主要集中在新区公安分局、新区市场监管局、新区规资局等单位。
此外,案件类型丰富多样。从案件类型来看,涵盖公安、市场监管、城乡规划、房屋拆迁、环保、环境整治、卫生等各相关部门,行政行为种类涉及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许可、信息公开、行政不作为等类型。经统计,行政处罚类占案件总量70.4%;投诉举报类占案件总量8.9%;行政强制类占案件总量3.1%。
据了解,全市行政诉讼实行交叉管辖,浦东新区的行政审判案件由静安法院管辖,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由浦东法院管辖。自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以来,成效明显。数据显示,2021年,静安法院共受理各类行政案件1066件。其中,受理以浦东新区行政机关为被告的行政案件557件,占静安法院当年审结行政案件总数的53.1%。运用行政调解方式化解比2021年全市法院审结的一审行政案件协调化解率高出5.96个百分点。2021年,浦东新区法院共受理并审结涉征收(拆迁)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方面,经协调化解促成签约撤回率为近三年之最。浦东新区司法局2021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749件,案件量显著增加,通过组织谈话、调解等方式助力提高行政复议调解成功率。
为了充分发挥“东方一枝花”的调解作用,当天发布会上,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和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有关负责人为调委会首批调解员颁发了聘书。据悉,“调处中心”由浦东新区政法委联合静安法院、浦东法院、浦东检察院、浦东司法局共同成立,是专门协调化解浦东新区行政争议的实体平台。主要工作职责包括:负责协调化解辖区诉前、诉中阶段的行政争议案件及浦东司法局移送的行政复议案件,并对当事人释明法律,提供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指导浦东新区各行政机关、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开展行政纠纷调解;发挥好静安法院、浦东法院、浦东检察院与辖区各相关行政部门和街镇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各方加强沟通协调,力求案件处理结果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