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揆
新冠病毒肆虐带来的不聚集,隔离在家,社交活动减少等等,让孤独成为经常出现的话题。要解决孤独的问题,有些事可以尝试一下:比如交新朋友,和老友重续旧谊,精心维持现有的朋友圈等。但个人认为传统的交友办法并没有过时,在疫情期间也是如此。
当我们还是孩童时,交友方式很简单,看到操场上别的孩子在玩,跑过去和他们一起玩,玩着玩着就成为朋友了。成年人也同样如此,和左邻右舍交谈,可以由生疏变为熟悉。对于需要驱除孤独的人必须要采取主动,而主动交友往往有可能被对方婉拒,这就会感到很受伤,但这是交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
我在国外居住的小区每周都会收到邻居分发的《快乐通讯》,里面会一一列出小区近期的活动,供邻居选择参加。如三人、五人之间的简单的晚餐,孩子们在街区公园的跳绳比赛,还有一种称为“夜间琐事”,人们聚在一起讨论烹饪、园艺等。编写该通讯的邻居Ann曾经告诉我:这份东西很受欢迎,因为美国人有交友人数越来越少的趋势,统计显示大约一半的美国人交往密切的朋友不超过三个,所以,Ann认为如果想和某邻居交友,请他外出,从统计的概率来看,你的邀请很可能是对方求之不得的。另外,过多沉迷于微信之类会使原来就很孤独的人感到更为孤独。所以,你和某人经常在微信上交谈,如果想要和他发展深交,不妨建议暂停微信,改用电话交谈。
有一种交友的途径常常被人忽视——“在同一个时间做同样的事”。比如,每天晚上六点半遛狗一小时,或者是每天同一时间去街心公园慢跑,你会发现别人也在这个时间做同样的事,你的爱犬和健身活动就可能触发和别人的谈话点,如果确有交谈的愿望,要把手机放在裤袋里,不要用耳塞——显示你愿意谈话,当然,疫情期间若要开始谈话,应当主动保持距离。
交友并不一定要吃饭,或者送对方贵重的东西。住在我楼下的一位年轻人告诉我,她和一位好友是在超市认识的,后来约好一起购物,成了莫逆之交。另外,送给友人一件小纪念品,在居家隔离最严峻的时刻发给对方一个有趣的视频,都显示了你很在意和对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