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初中给学生创造充满活力的成长空间
微生物实验室
向明初级中学附属崇明区江帆中学
思南校区校史陈列馆
向明初中“学习丛林”图书馆
学长手中简单却神奇的小道具,让他萌发了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如今,他成了祖国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她的眼中,老师不“鸡血”却能发现学生的天赋让她得以在日后的学习中发挥特长,考入理想高中;她热爱画画,但从没想过能在十几岁时就能在校园开一场个人画展,师长和同学的赞许,让女孩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虽然青春的故事散落在岁月长廊,但它们都真实地发生在同一所学校——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金秋十月,向明初中迎来建校120周年生日。面临全球化、技术变革、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机遇与挑战,面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新要求,向明初中正通过多维度推动育人方式改革,面向未来,书写答卷。
空间焕新
校园成为创新场域
今年九月,经过抗震加固和修缮,向明初级中学巨鹿路校区新装亮相。师生们发现,校园处处有惊喜。巨鹿路百年历史被凝固在“巨鹿路历史文化名人墙”上;校园图书馆以“知识丛林”为主题,通过涂鸦艺术家的墙绘创作告诉学生们“学习没有边界,学习的方式也不仅限于课堂”;连通露台的楼梯换上了彩色外衣,拾级而上,同学们可以到攀岩墙上比身手。
校长冯强介绍,学校对校园环境的全面提升改造,是为了满足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用年轻一代所喜爱的方式去思考、去交流。小花园中,一套亮黄色的金属装备醒目突出,学生可以在这里采集各种校园之声,导入一旁的“声音实验室”,从物理声学知识开始,逐步学习python编程、艺术鉴赏、音乐编曲等学科知识,并采集声音、动手实践,最终基于乐理,利用相关模块和库函数进行编曲创作。学习算法、音乐、艺术等学科知识,通过动手实践,创作出自己个性化的初中声音记忆。
“思创课程”
技术赋能活力课堂
提到创造教育,“向明”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是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创新,也成为向明初中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出发点。学校整合完善现有创造教育特色课程,挖掘开发周边在地资源与社会资源,打造“思·创”课程体系,涵盖德育、科创、文创和成长课程板块,旨在提升学生道德风尚、创新创造能力。
学校持续致力打造富有激情、思维活跃、脑力激荡、敢于创新的激情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鼓励老师成为课堂的引领者、启发者、协调者,把主动探究和质疑的机会,留给学生。学校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并通过部分老师的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全校推广。
课堂教育之外,向明初级中学每年举办“行走上海研学”“未来工程师”“未来城市游园”等科技活动,也进行科学幻想画、自然笔记、青少年科技创意设计等比赛评选,支持学生开展独立自主自发的研究活动,全面助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线上教育期间,学校通过360全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绿幕虚拟实境技术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云研学”。学生可以在“云研学”中拜访艺术馆、博物馆、科技馆、植物园等各类场馆,结合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库和创新学习工具开展学习,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智慧共享的拓展平台为学生学习研究提供了灵活开放的渠道,令他们的设想能更快地变为现实,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如今,一门和同济大学联手打造的《智能制造2050》课程又将和学生见面。学生将学习包括3D打印机、机械臂、电子编程、传感器等智能设计工作流程,全面了解智能制造的过程,并通过实验室中的智能制造工具完成小型智能工厂项目。
突破边界
拓展学生多元视野
虽然各校区面积不大,但是,地处黄浦区,整座城市都成为向明初中的课堂。借助坐落于黄浦区的地理、历史及资源优势,学校积极拓展外部场馆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视野,方便学生开展参观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
现今,学校研发的“城市梦想家”跨学科课程给了同学们全新的探究体验。手持研学手册,同学们在城市中行走,在复兴公园、博物馆、科技馆、公园等场所观察动植物、欣赏建筑,进行景观研学。学生可从研究课题清单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调研,涵盖生物、物理、历史等各个学科。根据手册指引,在复兴公园,对建筑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琢磨法式园林究竟有何特点,对生物感兴趣的学生则可以探究在城市公园中,野生动物究竟以怎样的方式和人类共存。
“通过让学生真实参与社会生活,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并寻找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案,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并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冯强说,多元社会考察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课堂教学的生动延伸。学生也能进一步在能力范围内向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进行探索,和老师共同梳理出个性化的学习规划,对未来发展有更明确目标。
学校历史
传承百廿向明精神
辐射优质教育
向明初级中学原系百年名校向明中学初中部,如今是向明教育集团成员校。学校现为第二届上海市文明校园(市文明办授予)、自2013年起被市教委评为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2019年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市教委授予)、第二批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教委授予)、2019年度上海市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市教委授予)。
1996年6月,向明中学初中部由于高、初中脱钩组建为公办转制学校——上海市永明中学。2004年2月经上级领导部门批准,永明中学正式更名为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2006年,学校加入了向明教育联合体。2007年,办学性质转为公办学校。2020年1月起原启秀实验中学(前身为成立于1905年的启秀女中)并入,成为向明初中思南校区。
为发挥名校辐射效应,2018年底,黄浦区与崇明区以“名校+新校”的办学模式签署合作办学协议。2021年,向明初级中学附属崇明区江帆中学正式招生。双方秉承同一办学理念、同一育人机制、同一课程板块。两校致力于打破地域局限性,利用“空中网课”、跨校备课等线上线下课程联动平台,把高质量育人模式与创新经验带给崇明学子。作为黄浦区的“海派文化精品教育”与崇明区的“生态教育”有机融合,江帆中学正在成为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相匹配的崇明创新教育沃土。
学子心声
感恩向明,留给我的不只是一张成绩单
■汤家力(中国商飞复合材料中心副主任,向明初中1997届毕业生,)
我至今记得向明初中上的第一堂自然常识课。钱大威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段向明中学学长们参加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的录像。向明中学代表队通过各种自制的简陋道具和设备,利用各种物理原理,操纵小球完成了竞赛题目所要求的各种动作。小球神奇的轨迹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机关让我看得如痴如醉。正是这门课,让我认识到物理知识不但有趣,而且是人类改变自然的重要力量。正因为保持着这么一份兴趣,一份爱好,我的物理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高中阶段也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头脑奥林匹克的竞赛和物理学科竞赛。
我想,现在能够从事祖国的航空事业,多多少少与在向明初中的第一堂自然常识课有点关系吧。
■袁奥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向明初中2022届毕业生)
向初的四年是快乐教育的四年,一点不鸡血,但是,母校培养我的,不仅仅有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还有我热爱生活的随和性格。
我在六七年级参与了丰富的活动,增进了交友能力,从一个“社恐”变成“社牛”。在巨鹿校区的小花园和操场,我和朋友度过了无数个午休;在长椅上背单词,看来来往往的同学老师,聚在一起说些悄悄话并时不时笑成一团。
八九年级,我开始对理科有极大兴趣。老师极力支持我。有一次线上物理竞赛考试,班主任同意我在上课时用办公室电脑答题,顺利完成考试,开启我的竞赛之路。初三时,老师给我充裕的时间,让我得以自由地看书自学,当你在学习上有需求,向初的老师定会满足你。
让爱玩的孩子释放天性,在该努力学习时全心帮助学生,这便是我最爱母校的一点。在这里,我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我永远感谢在向初的四年生活。
■冯玟慈 向明初中八(1)班学生
我们学校是茅丽瑛烈士的教育基地。在建党百年之际,我有幸参与了红色文创专案《向茅丽瑛烈士致敬》明信片的设计。在近一个月的时间,构思,落笔,擦了再来,我和老师们反复沟通和修改,每个主题经历了十几稿的修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完成了明信片的设计,也拥有了人生第一个印有我名字的出版物。
从小喜欢画画的我,刚进学校时最吸引我的就是思南校区行政楼一楼的画廊了,羡慕能在这里开画展的学长。2020学年的第二学期,我的梦想成真了!老师得知我的绘画特长,鼓励和筹划了人生第一个画展“炫彩流韵”。我的作品一经展出,在师生中好评不断,这次经历让我更加自信,更有动力继续好好学习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