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到店2天后,才通知客户发现底盘磕碰电池包凹陷
进店环车检查单上已确认电池底盘没问题
车辆因后备箱尾门异响被送入门店维修
市民董先生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去年12月4日买了小鹏汽车,才行驶半年多,后备箱电动尾门无端异响。送进小鹏汽车上海闵行服务中心店维修,没想到第三天竟被告知“底盘受损”。原本只是保修“小故障”,却为何又无缘无故多了要进保维修的“大毛病”?!当董先生想讨个明明白白的说法时,竟遭服务人员多次恶语辱骂。不仅如此,等待车辆维修期间,小鹏提供的两辆代步车又先后发生状况,甚至在高架路上险些招来横祸。这让董先生身心俱疲:“小鹏汽车,到底怎么了?!”
“小病”未好 底盘又伤了?
今年6月,董先生发现驾驶才半年多的小鹏G3i 520N后备箱尾门出现异响,从“指甲敲打玻璃”的细微声逐渐成了“咣当咣当”的巨响,且发出异响的频率越来越高。董先生联系去年11月购车时的销售人员,但对方已离职。随后他又多次咨询小鹏汽车官方客服,客服称是品控问题,将情况转闵行服务中心处理。8月10日上午,他将该车送入小鹏汽车上海闵行服务中心维修。
异响故障原因还没有找到,新的麻烦又接踵而至。8月12日,董先生被小鹏汽车服务中心告知:车辆底盘有损伤。“你有车底盘被撞过的印象吗?底盘电池包凹陷挺深的,要修了。”董先生心头一沉,自己用车一直是很仔细很小心的,当即回复:“没有印象,我的车子连划痕都没有,又怎么会撞到底盘呢?”但对方称:车子要进保维修,估计近2万元。
先遭恶语 高架又惊魂
对于小鹏汽车给出的“诊断结果”,董先生心中存疑:车辆并无磕碰,外观也好好地送进服务中心维修,底盘怎么会严重受损呢?8月13日上午,董先生到店沟通询问车辆情况,对方提供了“环车检查单”。董先生注意到这份检查单一式三联,只有服务人员签名,并没有他的签字,但在“车辆状况”图示中,“电池底盘”被对方人员打钩手写上了“OK”。“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检查单上已确认电池底盘没问题,为何又要我们进保险维修?!”董先生气愤地说。
董先生从车辆拆除下来的行车记录仪中发现:车辆送修后,在8月10日下午和12日上午,车辆均被小鹏汽车闵行服务中心人员开出去过。他怀疑:车辆到店后,由闵行服务中心人员私自驾车外出造成了底盘磕碰受损。而对方服务中心人员却咬定:“这是正常试车。”而更让董先生难以接受的是,沟通期间,由于双方各执一词,他和妻子竟遭到了对方服务人员的多次辱骂。在董先生保留的多段电话录音中,记者听到服务人员确有不少过激言辞。
董先生讲,不仅是小鹏服务人员的恶语相向让他“很惊心”,小鹏汽车提供的两辆代步车先后出现的“状况”更是让他“很惊魂”。第一辆是小鹏P7,行驶途中也出现多处异响,没几天闵行服务中心就以该车有多个违法需要处理为由,更换成了另一辆老款的小鹏G3。但这辆代步车驶上高架路时,车辆车身稳定系统和防抱死刹车系统等多个故障灯就报警,轻点刹车车辆竟在高架上侧滑横了过来,幸亏后方车辆车速不快、迅速刹车,才避免了一场严重的碰撞事故。
门店整改 协商有结果
了解情况后,记者拨打400客服电话与小鹏汽车品牌方取得联系。相关人员表示,小鹏汽车闵行服务中心已按保修方案,为董先生的车辆更换了整个后电尾门,但对于存在争议的“底盘受损”问题,仍没有依据证明车辆是送修期间造成的磕碰,原因和责任方仍不能确定。而对之前只有单方面签字的验车单上的信息,小鹏汽车回复,是接车时的外观检查环节出现了失误,只是在车辆不举升的情况下做的静态检测,没有对底盘做深入检查,没能及时发现底盘电池外壳有受损情况。
对于送车维修期间,门店服务人员与董先生发生的言语冲突,小鹏汽车表达了歉意。同时,对方也给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涉事人员离职、服务中心停业整顿,对该店全员进行专项培训,着重提升服务水平与法治意识,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针对因接车时无法确认底盘磕碰受损责任方等问题,小鹏汽车表示愿意为董先生的车辆免费提供维修服务;同时,针对服务中董先生遇到的不良体验,小鹏汽车也提出以积分方式给予补偿。截至发稿前,记者了解到,小鹏汽车与董先生经过多次协商沟通,终于达成调解意向,同意董先生的退车要求。
本报记者 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