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稿 当地时间6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指出,近年来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热量不断累积。
报告显示,气候变化的预兆和影响正愈发令人关注。1993年以来,海平面升速已翻了一番,2020年1月以来已上升近10毫米,今年达到新高。自近30年前开始卫星测量以来,仅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内海平面的上升就占到了整体上升的10%。2022年,欧洲阿尔卑斯山冰川损失异常严重,初步迹象表明,冰川融化的程度打破了纪录。格陵兰冰盖连续第26年质量损失,9月首次出现降雨,而非降雪。
据当前估计,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年至1900年工业化前平均温度高出约1.15℃。罕见的“三峰”降温型拉尼娜现象意味着2022年可能“仅”是第五或第六最暖年份,然而这并不能扭转长期趋势,出现另一个有记录以来最暖年份只是时间问题。事实上,变暖仍在继续,2013年至2022年期间的10年温度平均值估计比1850年至1900年工业化前基线高出1.14℃。相比之下,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估计,从2011年至2020年,该值为1.09℃。此外,海洋热量在2021年(评估的最新年份)达到创纪录水平,过去20年升温速度尤其高。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表示,变暖幅度越大,影响就越严重。当前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之高,已使《巴黎协定》中较低的1.5℃目标几乎遥不可及。塔拉斯指出,预警能够拯救生命,日益增多的极端天气事件使得确保地球上人人都能获得预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每年由世界气象组织编写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利用关键气候指标,报告极端事件及其影响,提供有关气候现状的专业分析。2022年临时报告中使用的温度数据为截至9月底的数据。报告最终版将于明年4月发布。(张婧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