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3日 星期日
三场盛会“同框”  这是上海开放的信心与决心 进博会“老朋友”签下第一单
第4版:第五届进博会特刊 2022-11-07
连接买卖双方!贸易投资对接会昨拉开帷幕——

进博会“老朋友”签下第一单

贸易投资对接会为展商现场洽谈、交流提供了平台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和中国银行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贸易投资对接会昨开幕。

还未开幕就已签约

9时30分,首单一锤定音——虽然还没到正式开幕时间,本土企业亚松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与来自德国的Karlsberg Brauerei GmbH公司的代表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走向了现场签约台。在中行上海市分行志愿者的撮合服务下,企业双方在会前就进行了充分且深入的沟通,并相约当天提前来到进博会7.1号馆对接现场,随即很快达成了500万美元葡萄酒和啤酒的采购合作意向,这也是本届贸易投资对接会开幕现场第一单。

“年年都来参加对接会,没想到今年的首单居然花落我家!”幸福来得太突然,亚松电子商务的创始人孟泽华和孟泽坤还沉浸在成功签约的喜悦中。回忆创业的往昔,两兄弟颇有一番感慨,他们从云南来到上海,开了间小店经营华为零售产品。生意是越做越好,也见证着上海的发展,感受着上海的魅力,“那就在上海扎根吧”,2016年,两兄弟成立了亚松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也成立了自己的电商平台,不断拓展其他品类的商品销售,门店发展到了18家。

如此快的签约,是由弟弟孟泽华一锤定音的,“将我们的电商平台向着综合化、全品类、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是我们这几年的战略目标”。连续参加了五届对接会,作为进博会“老朋友”的他们今年更是信心满满。正好中行根据他们的需要,推荐了这家主营啤酒、葡萄酒等酒类饮品销售的德国企业,双方一拍即合。

现场签约络绎不绝

与孟家兄弟一样,不少企业都在这场面向供需双方的对接会上找到了有合作意向的生意伙伴。

下午2时左右,随着越来越多的采购商和展商的加入,对接会现场洽谈氛围渐渐热烈起来。

来自新西兰的展商代表吴双是当地一家知名酒庄在中国的业务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希望通过本届进博会为公司拓宽销售渠道,找到更多的中国地区代理。他的参会期待与来自上海交易团的姚杰的需求正好契合。“我们公司是做国际贸易的,希望能找到更多的国际供应商,经过中国银行撮合,现在我们双方都有很强烈的合作意愿。”姚杰说。

作为进博会的唯一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银行持续依托自主研发的“惠如愿·中银e企赢”系统,连续五年独家承办官方配套活动——贸易投资对接会。为了提高对接成效,该行通过“中银e企赢”平台,提前为展客商们进行了连线预热,安排了数场线上对接,帮助他们提前锁定“心仪对象”。

和前几年一样,来自中行的志愿者们也成为会议现场一大亮点,他们不仅积极引领着参展参会企业在对接会现场热烈交流、充分洽谈,还能为来自全球的企业代表提供翻译服务,现场签约也是络绎不绝。

精准匹配推介需求

对接会上海主会场还以“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乡村振兴”“消费升级”为主题,设置贸易洽谈区与投资对接区,其中贸易洽谈区“百强县、千强镇对接专场”,为来自百强县、千强镇的小微企业搭建专属对接通道,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现场还特设“创新孵化”“要素市场”等五个投资对接专区,举办近50场推介路演精彩活动,为企业与园区搭建双向合作平台,精准匹配推介需求,促进参展商和采购商的深度合作与交流。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招商处负责人杨博介绍,四届以来,贸易投资对接会已累计为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800余家参展商和7800余家采购商提供贸易与投资对接撮合服务,达成意向成交4500余项。贸易投资对接会是展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配套现场活动,在促进展客商成交、投资促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届进博会贸易投资对接会预计将有来自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参展商与2000余家采购商、投促机构、产业园区等进行对接洽谈。”杨博说。本报记者 杨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