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领带、双肩包,不能少的是胸前的参展商吊牌,走进“四叶草”时,罗伊在心里小小欢呼了一声:“进博会,我又来了!”
罗伊是纽仕兰全球研发总经理,也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今年10月22日,他从新西兰奥克兰机场出发,打“飞的”前来上海,在酒店经历“7+3”健康管理后,终于来到了第五届进博会。这两天,他忙得连轴转,不是为首发新品站台,就是和合作伙伴洽谈,还要参加跨洋大直播,在线上带货。抓紧“进博时间”的每分每秒,“老罗”成为连接新西兰牧场和中国市场的纽带。
昨天上午,纽仕兰“低碳植物基包装A2纯牛奶”在第五届进博会上全球首发,实现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路数字化减碳。站在发布台前,罗伊感慨万千(见图),他终于把这款低碳产品带到了中国,亲眼见到中国消费者对它的认可。
“纽仕兰连续五年参展,我这是第四次。”他说,前三次参展,让他见到了来自全国的高质量采购商,他们不仅带来了订单,还带来了各种市场资讯,进博会果然是了解中国市场的绝佳窗口,让纽仕兰不断丰富产品线,绽放出新的活力。
更让罗伊自豪的是,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国,如今每3罐进口到中国的牛奶中,就有1罐是纽仕兰的产品,“进博会帮助我们实现了品牌的跨越式发展”。
“早在三个月前,中国同事就帮我准备了第五届进博会的邀请函,我一拿到手,就立马向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提交了签证申请。经过一系列的防疫检测,大概总数有30多项,我终于在10月初拿到了签证。”
10月22日的深夜,罗伊登上了飞往上海的航班,落地后见到了上海的清晨。很快,他住进隔离酒店,每天量体温、做核酸,独自生活10天。但他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是在11月3日解除隔离的,在此之前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例如填写参加进博会的资料,和中国同事核对展会期间的日程安排和工作流程,熟悉新品首发、合作签约、跨洋直播等多个活动的流程。我还联络了好几位前两届进博会认识的采购商,邀请他们今年再来看看。还有,我办理了手机电话卡、支付宝,进博会闭幕后我要在上海逛一逛,买点东西。”
这两天,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67岁的罗伊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虽然对体力有点挑战,但他的心情很舒畅。“我见到了很多采购商和合作伙伴,他们对纽仕兰的新品很感兴趣,对我们提出的全链路低碳概念也很认同。”
忙并快乐着,罗伊同样期待进博会闭幕后的放松一刻。他说,回程机票是11月15日下午的,“还有一段时间能待在上海”。届时,他会和中国同事一起复盘进博会,去下沉市场看一看产品销售,同时探讨明年的进博会如何筹备。当然也要抽点时间,走一走南京路步行街,尝一尝正宗的本帮菜。
采访的末尾,记者问罗伊,明年你还会来吗?他说,是的,我还会来参加进博会。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