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鸟的天堂 桂花落 考斯特宝座 “穷灶前,富水缸” 墨西哥足球掠影 一根面
第15版:夜光杯 2022-11-17

“穷灶前,富水缸”

褚半农

拙文《灶前灶后》在“夜光杯”发表后,接连有读者在“夜光杯”上续谈,其中李宗益先生《“灶前灶后”之我见》对“灶前”提出不同看法,这表明百姓对“飞”到家里的夜报关心有加,阅读认真,是件好事。

其实,对“灶前”的理解,李文同我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他那边说是称“灶前头”的。实际上我的文章也特别点到了“灶前”也叫“灶前头”,并引了胡祖德著作中的书证,这里再引一次原文:“‘灶前’另有个说法是‘灶前头’,民国初期浦东人胡祖德收集的《看潮歌》中有例句:‘某人烧火常坐灶前头……’”(《沪谚外编》)不知李先生看到了这句没有。至于把他母亲所说的写成“灶掩头”,这是方言中的异形词,也叫语转词,即读音稍有变化,写出来变成另外一个词了。如青菜,在农村一直叫“藏菜”,明代起就有文献记载,我们这边至今这样称呼。但在实际使用中,上海及苏南地区因方音的关系,出现了不止一个异形词、语转词,如有上菜、常菜、塘菜等。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从“藏菜”这根藤上“长”出来的,而“灶掩头”明显也是从“灶前头”上来的。这种现象在方言中一直存在,只是当今特别多。有拼音字母正音的普通话,各地发音尚且不能完全一样,出现了“沪普”“川普”等,方言中因发音差别而出现异形词、语转词不足为奇。

李先生还讲到他的两个泥瓦工儿子,每砌好一座灶头,最后总爱在灶墙侧面写几个字,其中写得最多的内容,是一副对联:“缸中多积水,灶后少堆柴”。我不是泥瓦工,也没有砌过灶头,但是这10字对联我恰恰也多次写过,共写过多少次?已记不清了,但肯定不止一次两次,有自己家的,也有别人家的。人家的灶头叫我去写,原因是还要我画灶花。我写的这副对联,同样是这10个字,但同李文说的有点不一样,是“缸中多积水,灶前少堆柴”。如果我真要写成“灶后少堆柴”,估计东家要骂我了。还是引用清末民初的胡祖德在《沪谚》中收集的俗语来说明吧:“穷灶前,富水缸。预防火患。”(卷上)“富水缸”就是“缸中多积水”,而“穷灶前”,不就是“灶前少堆柴”吗?

自明清、民国以来,我们的祖先连续提供了那么多的“灶前(头)”文献书证,除了文章引用的外,我的电脑库里还存有不少例句,表明这是个方言常用词,且流传有序,记录有文,也是可“呈堂供证”的证据。至于现在出现和使用变化了的词语,原因很多,例证很多,灶头用词上也另有几个,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和研究课题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