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右)在白宫与马克龙会晤
斯洛文尼亚画家的作品展示许多欧洲家庭今年冬天的窘况 本版图片GJ
在美欧关系因贸易、能源等问题而日渐紧张之际,法国总统马克龙踏上访美之旅。
11月29日晚,马克龙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启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这是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以来马克龙首次访美。拜登12月1日在白宫会晤马克龙,双方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在促进全球安全与繁荣、应对气候变化、增强战略资源价值链弹性以及防务安全方面加强合作。
在外界看来,此次强调“法美友谊”的访问,实则潜藏着“不和谐的音符”。马克龙在会谈中,就美欧眼下的一些分歧直面拜登。
营造“弥合友谊”氛围
12月1日,拜登和马克龙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马克龙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以及两国在多个问题上的合作发表讲话。拜登在讲话中提及了美法伙伴关系在乌克兰问题、气候变化、全球卫生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
自去年澳大利亚单方面撕毁与法国的核潜艇协议,转而与美、英宣布建立三边伙伴关系,法美的关系就被推向了“崩溃边缘”。因此,马克龙此行被一些媒体视为法美关系的“修复之旅”。
从一系列友好活动的安排来看,双方似乎是很想营造出一种“弥合友谊”的氛围。
11月30日,马克龙与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一起访问了美国宇航局总部。12月1日,在领导人会谈之外,拜登还给足“排场”,为马克龙及夫人在白宫安排了高规格的晚宴。12月2日,马克龙还将访问前法国殖民地、至今仍留有浓厚法式文化传统的新奥尔良市。
不过,尽管氛围到位,但双方该直面的问题却一个都不能落。有外媒指出,在美欧分歧愈发明显的背景下,双方领导人就关键分歧的正面对话,使得其他彰显友谊的活动黯然无光。
关切贸易保护主义
在法方的关切中,与美讨论贸易保护主义,为欧洲企业争取利益,被视为马克龙此行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出发前,马克龙就曾直言“我将带着友谊前往华盛顿,去请求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访美首日,他就对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进行了“非外交式、直截了当”的批评,称美国的工业补贴对法国商界而言“极其咄咄逼人”。英国《金融时报》称,法国领导人是带着一份列有欧盟各国对美国贸易措施共同担忧的清单而来。
在12月1日的发布会上,拜登表示,美法领导人在会谈中详细讨论了《通胀削减法案》,他承认,这一法案存在“一些小问题”和可能需要修改的地方。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这项涉及数十亿美元的电动汽车补贴问题取得了进展。
今年8月,拜登签署了总价值750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其中部分条款规定,美国政府将为在其本土制造的电动车相关产业提供高额补贴。
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引发了欧盟国家的强烈不满。欧盟国家认为,这是对欧洲汽车制造商的歧视,会加剧欧洲工业生产萎缩,迫使欧洲企业将生产线转移至美国,触及欧洲发展根本利益。马克龙曾公开表示“这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而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则直言,“欧盟必须给予强有力的回应”。
美国无视盟友困境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的一系列举动让欧洲盟友感到心寒。由于“跟风”美国制裁俄罗斯,欧洲多国陷入通胀高企、能源危机的窘境。然而,已然自顾不暇的欧洲国家不但要对乌克兰进行长期援助,还得掏钱买美国抬了三至四倍价格的天然气。紧接着,美国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又在欧洲人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对于美国的做法,欧洲人自然没少抱怨。但面对盟友的指责,美国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欧洲媒体直言,眼下正在凛冬中倍感寒冷的欧洲人痛苦地意识到,美国并不会切身考虑欧洲的利益。本报记者 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