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传统手工面包房面临挑战
正宗的长棍面包硬邦邦,但那可是法国人的心头好。当地时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法棍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法国人是在看到意大利南部负有盛名的那不勒斯披萨制作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决定为法棍也争取一下。
这种仅用面粉、水、盐和酵母制作而成的长棍面包,被法国总统马克龙称作“250克的魔法”。
至少100年来,法棍一直是法国人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它几乎贯穿了现代法国人的一生。在法国,婴儿长牙齿的时候,父母就会给孩子一小块法棍咀嚼;等孩子到了能打酱油的年纪,父母交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去面包房买一根法棍;年纪大了以后,买法棍面包便成了法国老人日常社交的一部分。根据法国面包全国联合会的数据,每年法国的面包房要烘焙超过60亿根法棍面包。
但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生产面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超市开张以及汉堡包的流行,法国传统的手工面包房正面临挑战。
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全法国有5.5万家手工面包房,但现在只剩下3.5万家。也就是说,在过去50年里,平均每年有400家手工面包房消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人、法国文化部前部长奥黛丽·阿祖莱表示,将法棍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手工面包师的精湛技艺和“日常仪式感”的一种认可。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