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为孩子推开一扇“偶遇”京剧的窗 上海童书展落下帷幕 “当代赵管”学术艺术大展举办
第15版:文体新闻 2022-12-05
展现艺术伉俪“和而不同”的风采

“当代赵管”学术艺术大展举办

谢稚柳与陈佩秋

谢稚柳《秋岸野鹜图》

陈佩秋《蜀葵泳鸭》

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壮心高华——谢稚柳、陈佩秋学术艺术大展”日前在程十发美术馆开幕,这是近十年来规模最大的谢稚柳、陈佩秋艺术大展。

谢稚柳与陈佩秋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著名的艺术伉俪,是上海中国画院德艺双馨的画师代表,两位先生以卓越的艺术与学术成就被誉为“当代赵管”。今年恰逢陈佩秋百年诞辰,上海中国画院策划谢稚柳、陈佩秋学术艺术大展,希望让世人深入认识他们在近现代中国画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精品罕见集结

本次展览分“少时弄笔”“池沼江海”“宣和新裁”“壮心不已”“截玉高华”五个部分。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共计150余件展品。展览一方面是精品的罕见集结与部分公私藏品的首次露面,另一方面是对比型的学术展陈。此次展出的许多作品是首次在上海公开露面,如吉林省博物院藏品谢稚柳《江乡晴雪图》、陈佩秋《墨笔牡丹蛱蝶图》,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藏品谢稚柳《荷花》《红叶银雉》等。有些作品更是难得一见。如画院所藏谢稚柳巨幅山水立轴、陈佩秋早年经典的花鸟创作等。此外,还有谢稚柳《南无观世音菩萨》《松鹰图》《深竹栖禽》《教学稿十三页》,陈佩秋《花鸟四条屏》《三花图》《拟张大千泼墨青绿山水》《黄橙经雨》等等。

谢稚柳的学术与艺术多样而丰富,他在山水、花鸟、人物画,在书法、鉴定、诗词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王遽常曾评价“谢稚柳是一本大书”。他不仅在中国古书画鉴定、中国绘画史嬗变等重大课题上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研究中国画传承这一课题,反哺了自己的创作。陈佩秋巾帼不让须眉,她早年遍临宋元绘画经典,进入画院后,在取法宋元基础上积极融入现实,写生造境。晚年的陈佩秋更致力于高古绘画的赏鉴,在学术上提出了许多独具慧眼而可贵的观点与意见。

学术角度切入

此次展陈特别注重二人艺术风格的比较。在“宣和新裁”单元,能够清晰地看到,谢稚柳、陈佩秋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花鸟画风十分相近,甚至他们有时使用同一份画稿。如上海中国画院所藏陈佩秋《黄春海棠》、吉林省博物院所藏谢稚柳《梨花栖禽》与另一件陈佩秋《独照红妆》同出一稿。上海中国画院藏陈佩秋《蜀葵泳鸭》与吉林省博物院藏谢稚柳《秋岸野鹜图》在构图上和鸭子的造型上都十分相像。而在山水作品上则展现了谢稚柳与陈佩秋的不同,谢稚柳宗法北宋,陈佩秋则更倾向南宋。“壮心不已”与“截玉高华”两个单元反映了二人各自的独特面貌。“壮心不已”突出展示了谢稚柳实践南唐徐熙画法而创落墨画格,“截玉高华”反映的则是陈佩秋利用中西合璧的探索方式,最终形成积墨积彩的艺术面貌。

画家、艺术评论人汤哲明认为,本次展览是迄今为止研究谢稚柳、陈佩秋学术与艺术最为完整深入、规模最大的学术展览,回顾分析了谢陈二老的艺术历程,厘定了他们各自艺术发展的阶段并说明了成因,阐明了二老学术与艺术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展览以大量合作与关联的作品生动地展示并说明了谢陈二老艺术和学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促进关系,充分而完整地展现了文博界、艺术界“当代赵管”的学术与艺术成就。

展览将持续至明年2月14日。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