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产业业态能级不断提升 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第7版:专版 2022-12-12

产业业态能级不断提升 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逆势上扬实现营收、税收两个两位数增长

园区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进博会开设联合展区

创建人力资源服务驱动未来发展新平台

举办人力资源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

易才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韩力在静安区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活动上分享

CGL与麦穗智能在进博会上合作签约

“2022年1-10月静安区人力资源服务业累计营收340.7亿元,同比增长18.42%;实现税收13.24亿元,同比增长10%。位居全市同行业前列,保持营收和税收两个两位数增长。”日前在静安区召开的“喜庆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传出了这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这个区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为何会逆势上扬?据介绍,作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的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十多来年,园区始终坚持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培育集聚了400多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业态能级不断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园区始终坚持产业创新实践,率先探索制定了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产业政策,先行先试一批体现国际静安水平的产业实践举措,不断地赋能产业和机构创新发展。园区内诺姆四达、财才网等15家机构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利唐信息、薪太软等4家机构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

园区始终坚持产业品牌塑造,积极搭建了国际交流、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公共服务四大平台;组织开展“全球服务商”、“梅园论剑”、“助力大学生就业联盟”等一批产业服务活动,打造出一张张亮丽的产业园品牌。

攻坚克难,稳字当头

2022年是经受考验的一年。上半年,园区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业绩经历了疫情以来的“断崖式”下降。静安区人社局急企业之所急,全力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复工复产。疫情初期,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诉求建议调查问卷》,切实了解企业疫情期间经营实际,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园区核心楼宇为小微人力资源机构减免房租达490万元。同时还针对优质机构的融资需求,对接金融机构,帮助企业申请政策性融资累计3100万元。

疫情期间,静安区率先推出25项公益性人力资源免费项目,如上海丁盛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推出了“百场公益直播”活动,在线累计参与人数超过100多万人次;部分人力资源机构主动参与承担方舱援建、隔离转运等任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复工复产后,组织园区5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企业参与“职等你来”人力资源市场系列网络招聘活动;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助力大学生就业联盟”作用,优化就业服务清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测评、模拟面试沙龙、直播带岗等就业服务。

“今年园区内又有5家机构获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伯乐”奖、25家机构获上海市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称号,占全市总获奖数的1/4,为本市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开发和市场管理处处长林华介绍。

开拓创新,踔厉奋发

2022年是踔厉奋发的一年。园区联合上海外服、人瑞科技、云生未来、今日人才、嘉驰国际、讯升人力共同启动了人力资源服务驱动未来发展新平台,通过技术创新转型、资本价值注入、人才要素汇聚,打造技术、资本、人才三位一体的创新支持平台,深度融入全球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主办了全国薪税师职业技能竞赛暨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薪税师职业技能大赛发布会,推出一批由园区企业开发的“薪税师”、“社群管理师”、“人才测评师”等新职业。持续开展“标准化助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线上参与培训700多人次。举办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首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高级经营和管理人才研修班,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更新。

园区企业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如人瑞集团瞄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对IT人才的需求,投资6650万美元,设立了上海瑞应人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金融、互联网等领域提供IT研发与技术人才招聘、IT技术人员外包等人力资源服务。万宝盛华研发“读脑实验室”这一人力资源服务“黑技术”,帮助职场人群3分钟读懂自己,发现自己心理并舒缓情绪压力。

服务全球,行稳致远

2022年是行稳致远的一年。在上海市商务委、市人社局的支持下,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被认定为首批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的荣誉。9月-11月,上海市人社局、静安区人社局和基地运营主体上海苏河湾(集团)有限公司组团参加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携手米高蒲志、瀚纳仕、华德士、万宝盛华、科锐国际、仕卿人力、力德人才、德筑集团、讯升人力、国朗咨询、众和人力、新视野等12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同组成“苏河湾全球人力资源服务联合展区”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集中展示人力资源服务新产品、新服务。同时强化人力资源服务业赋能国际合作与竞争,打造全球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平台,推出了海德思哲、任仕达、必博人力等11家人力资源全球服务商,发布《人力资源服务贸易企业海外行》名录,持续做深“全球服务商—人力资源服务专项计划”。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日益成为产业新的发力点与增长极。

2023年,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将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在推进产业竞争力上做文章,培育全球视野,建立标准示范,提升产业高度。在挖掘行业新动力上找出路,聚焦龙头企业,联手专业机构,打造对接平台,延伸合作宽度。在开发产业对接力上下工夫,助力企业“走出去”,扩大朋友圈,开辟人力资源行业的新赛道,拓展服务纬度。

静安区人社局局长王光荣说:园区还将持续在稳增长、稳就业、聚人才方面发挥作用,不仅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也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当中迈出坚强的步伐。(潘红云)

    以“技术+服务”助力公平就业

易才贡献民营企业新力量

作为一家民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易才集团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以薪酬福利为核心的全链路一体化HR SaaS+综合服务的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商。目前,公司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500余座城市,为超过2.4万家企业的240余万名客户员工提供高效协同的人力资源服务。

2022年,疫情给企业业务带来了极大挑战。公司通过研发的易智汇EZ.W ise平台,不仅实现了用户体验的持续提升,也实现了交付服务的规模效应及人均产能的持续优化。易才还积极拓展福利健康业务,助力企业打造“健康职场”。凭借“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易才还为出海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企业了解海外劳动力市场、管理合规风险,发掘竞争优势,助力客户企业在大环境的考验下实现业务的重构与突破。依托多点开发的业务模式,易才在经济逆势环境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截至2022年10月,仅上海公司营业流水就同比增长9%,税收贡献同比增长6%。

易才通过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就业服务,帮助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人群实现公平的就业环境。易才还专注残疾人就业服务项目,打造就业+创业+培训+关爱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解决方案。

易才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韩力表示:“就业优先的政策是以民为本的政策,是保障广大的群众的就业权益。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是为不同阶段,不同地域,不同的层次的人群提供实现公平的就业环境”。目前,易才在上海、深圳、成都设立了残疾人帮扶基地,已经在全国100多个城市为超过10000人次的残疾人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

专业专注,德筑着力

为更多中国企业引进领军人才

德筑集团(CGL Group)成立于2018年1月,总部在上海静安,面向全球布局,先后在北京、广州、深圳、苏州、成都、青岛、南京、杭州、美国设立了分公司。从6个人开始,短短5年就迅速发展成为拥有107位合伙人以及750+专业顾问的团队,年均服务用人单位3002家,成功推荐高端人才3536人。

CGL Group提供高端人才猎寻、领导力落地咨询、专家网络、组织管理咨询以及投融资服务的全方位人才供应链服务,专注于医药健康、互联网、新消费零售、金融、前沿科技、智能制造、芯片半导体、汽车等多个领域。

2021年,CGL将一位美国超一流资深华人高管,推荐到一家无人驾驶的初创公司担任CTO职位,该候选人的加入,直接使得该公司的估值增加了2亿元,同时也帮助该公司大大提升了雇主品牌,为接下来的团队搭建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从2020年上海市人社局推出《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伯乐”奖励计划》以来,CGL连续三年荣获“伯乐”奖,为本市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建设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

公司创始人庄华说:“在我职业生涯的30多年间,亲眼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此带动的华人力量的崛起,也看到了世界格局变化带来的契机。CGL将会以专业的品质,帮助每一位客户实现‘领导力升级’,用全球视野唤醒企业和候选人之间的深度匹配意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