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龚金平
电视剧《破晓东方》全景式描绘中国共产党接管巩固政权、管理一座特大城市的画卷中,既有宏大叙事的恢宏壮阔,又有纤毫入微的细腻笔触。谱写从“战上海”到“建上海”的奋斗史诗,《破晓东方》的题材无疑填补了空白,它努力在人间烟火中凸显历史的鲜活灵动,同时又烛照历史沧桑中的正义与曲折。剧集不仅还原了解放军在正面战场和隐蔽战线与敌人展开的殊死搏斗,对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明暗较量,更是处理得一波三折,并以此为辐射点,引领观众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思路,从而为当下的政治路线接续历史的传统,为今天的国家战略找到历史的根基。因此,《破晓东方》不仅可让观众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重温历史,更可让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草蛇灰线,并更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赢,中国共产党是怎么赢的。
人民至上
《破晓东方》中,中国共产党接手上海时,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陈毅虽在战场上指挥过千军万马,但突然转到经济和民生领域,相当于来到了一个全新“战场”,有诸多不熟悉,不习惯之处,甚至有在瓷器店里打老鼠的束手束脚。对此,《破晓东方》需要以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方式,展示共产党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成长过程。剧集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教育人民”三个层面,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作了富有层次感的艺术表达,展示了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及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方法。
剧集中,毛泽东不仅在1949年的新年献词中指出,“共产党人要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还在向黄炎培解释何为“民主”时说:“人民当家作主,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民主。”剧集通过大量感人至深的细节,对毛泽东这些掷地有声,发人深省的话语,作了生动的诠释。
陈毅在担任上海市长之后也提出,治理城市的信念很简单,就是时时刻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因为如此,上海市人民政府才会把打击投机,平抑物价,保障民生放在首要地位。纪南音正是依靠群众的举报,又通过修车老汉的指点,并得到岚姐的帮助,才找到阎锡山隐匿在上海的资产。投机商人赵丰年被抓,也离不开码头工人的机智勇敢。
可见,解放军进驻上海之后,剧集展开了三条情节线索,一条是解放军如何与敌特进行坚决的斗争;另一条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如何打击投机分子,如何保障民生,稳定经济;还有一条线索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如何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介,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其中,“民生之战”是情节主线,“谍战”是“民生之战”的安全保障,教育群众则是“民生之战”的附带效果。
“大手笔”与“闲笔”
《破晓东方》的焦点人物是陈毅市长。对于陈毅市长的刻画,剧集常常通过浓墨重彩的方式,突出他身上的气魄、胸襟、情怀和胆识,同时,剧集也善于在一些淡抹轻挑的“闲笔”中,彰显人物的人情味和烟火气。
在一些庄严肃穆的场合,如丹阳整训、上海市人民政府揭牌仪式、烈士公祭大会,陈毅的讲话平实真诚,但又铿锵有力,有着力逾千钧的分量和一言九鼎的慷慨,尽显人物的威严霸气和深情动人。
除了这些“大手笔”,日常生活中的陈毅,是一位温厚的丈夫,一位慈祥的父亲,一位和蔼的长者。例如,上海市人民政府挂牌成立时,陈毅想找《英雄交响曲》的唱片,吩咐陆修远去买。他点明,应该找一个对上海比较熟悉,又留过洋的人陪同,才有可能找到唱片,看到陆修远还不开窍,陈毅只好点破,纪南音是最佳人选。这时的陈毅,根本不是一位严肃的上级,而是一位热心的“媒人”。
剧集用多侧面的观照法,带领观众一点点去认识作为军事家的陈毅,作为政治家的陈毅,同时作为父亲、丈夫、长辈的陈毅。这样,陈毅的形象就更为立体饱满,更具人格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剧集也在另一些“闲笔”中,向观众展示陈毅。陈毅虽然大多数时候都信心十足,镇定自若,但是,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局面,他也会有分不清主次的情况。陈毅与邓小平讨论京沪杭的工作纲要时,邓小平就指出,陈毅重在战术,关注细节和局部,没有抓住决定性的因素。
剧集看起来刻画了诸多人物,但真正的主人公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共产党员”。剧集中那些共产党员虽然各具个性,但他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目标,又具有共通性。
视听隐喻
作为一部电视剧,《破晓东方》在视听语言方面也足够用心,努力使观众在声音、画面、剪辑等方面,也能得到丰富的视听享受和蕴藉的审美感悟。
共产党人接管上海之后,剧中经常出现的外景是外滩。剧集曾用一个非常流畅的运动长镜头,在外滩疾驰,遇到一辆拐弯的双节公交车,摄影机居然从公交车的连接处穿插而过,然后一个旋转,完成了对街景的大幅度呈现。在这个暗调的画面中,我们恍如回到了历史现场,看到了当时上海滩的繁华以及背后的阴郁沉重。而在斗争形势复杂时,剧集也多次用了大俯拍中的外滩空镜头,外滩的建筑被低垂的乌云压迫着,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当新生的人民政府打开了局面之后,外滩的空镜头变成了朝阳初升时的大远景,充满希望和活力。
剧集的场景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运动轨迹,那就是从内景走向外景,从暗调走向亮调。在国民党保密局的办公室,尤其是保密局的秘密监狱,剧集通过大量的阴影和黑色,营造了一种恐怖的气氛。而在人民政府,虽也有大量的内景,但这些内景因为光线充足,又有大量的暖色调,因而显得极为明亮和温暖,折射了共产党人热情坦荡,心底无私的性格。
《破晓东方》题材上的突破,立意上的深度,视听语言上的精心设置,不仅为观众拓展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域,而且能够有信服力地向观众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有力量,为什么能赢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为什么能带领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