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校长建议艺术馆增夜场  馆长视频连线相约春天 “阳康”后如何中医调理 加快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 把更多美育资源送过去 留住烟火气  提升幸福感
第6版:上海两会/话题 2023-01-15
委员建议 多维度赋能

加快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

本报讯(记者 江跃中)2022年上海各区在城市运行与治理数字化上,打造“中枢系统+专业平台+应用场景”的城市治理引擎,优化“一网统管”平台在日常管理、应急联动、监测预警、风险分析、协调指挥等方面的功能,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在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深化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绩。但政协委员在走访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市政协委员顾薇玲提交提案,建议多维度赋能,加快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

顾薇玲委员指出,目前公共突发事件中的数字化治理能力还有待加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规范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治理数字化的风险评估和应对能力尚显不足等,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改善。

她建议,加强多维赋能,提升公共突发事件中的数字化治理能力。加速发展本市的数字基础设施,优化网络接入与使用环境,通过智能媒介的深度普及消解“数字鸿沟”,以基础设施赋能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数字化治理;提升“数字身份”认证的能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位置定位等网络与通信技术,获取权威的“社会事实”,并为风险识别提供“统一的规范”。

加强法治保障,加快数字化转型相关规范的落地。对线上、线下业务之间统筹协同的机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各区在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平台建设、系统接入、数据集成、安全保护等方面标准规范和要求存在不一致的现象,需要从更高层面进行统一协同。

坚守安全底线,加强风险评估和应对的能力。社会治理部门要坚持信息安全的底线思维,优化安全制度保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落实公共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个人隐私保护制度,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安全责任落实机制和重大安全事件处置机制。

关注民生服务,持续聚焦社区园区基层治理。通过两网融合,构建对需要重点关注人员的救助系统,搭建相关的预警数字化模型,优化救助工单生成与执行的相关管理;完善物联管理平台,对社区园区的物联感知设施,进行标准化、一体化纳管,丰富物联感知设施,打造智慧小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