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智慧快餐 “沐浴” 我的K歌“生涯” 说年味,越有味 腌笃鲜 水沉为骨玉为肌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3-01-29

“沐浴”

薛松

一位出生于北方的青年女教师来沪任教,她发现班里有个男生学习成绩不断下滑,便与家长进行了沟通。过了不久,男生的学习成绩有了起色。青年女教师不知家长采取什么妙招。

男生的父亲对青年女老师说:“知道儿子学习成绩退步那天,我一到家就沐浴;吃饭时又沐浴;临睡前再沐浴……”

女教师听不懂带有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她要弄明白家长说的“沐浴”与孩子学习进步之间究竟有何关系。于是,她找我帮着分析分析。

我便从双方对话的语境来分析:带有沪语普通话口音的“沐浴”,第一个字发音“沐”,大概是普通话的“骂”;第二个字发音“浴”,也许可以通解为“伊”,即“他”的意思。那么,把两个字的发音合起来,推测为“骂他”两字,类似普通话里的“训斥”之意,也就是父亲“教训”儿子。青年女教师不谙其中的奥秘,把本地方言“骂伊”听成了“沐浴”,误以为家长特别爱干净,一天要洗三次澡。

青年女教师听了我的解释,顿时笑出了泪花。

泰斗级相声名家侯宝林和郭启儒,曾经用全国各地方言表演过一段脍炙人口的相声。其中说到上海话的洗头叫“打头”;洗脸叫“打脸”,让全国观众捧腹大笑。

如今,江南一带的历史名城,正在渐渐失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方言权重。随着外埠人才不断被引进,能讲沪语的人相对减少,操普通话的人和操沪语的人难免产生交流上的隔阂。新上海人在给大都市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一定程度改变了本地的语言生态,使方言失去了主流地位,变成了一门“外语”。虽说这是正常的,但如何正确化解这一尴尬现象,值得讨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