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遗珠” 对话世界,博物馆应有的视野
第13版:国家艺术杂志 2023-02-11

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遗珠”

◆黄石

上博“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展览,作品琳琅满目,引得沪上艺术爱好者蜂拥而至,有参观过的朋友说,人数之多超乎想象,是各类画展好久没有出现的盛况。口口相传最多的画家是拉斐尔、伦勃朗、莫奈、梵高。

有几个被新闻界忽略的画家,比如凡戴克,此次上博引进一幅凡戴克为斯图亚特公爵兄弟俩绘制的全身肖像,两人相向而立,表情松弛,金色披肩与银色斗篷,在棕色背景衬托下熠熠生辉。故意拉长的身材比例,显示两人凛然的高贵身份,一个眼神柔和望向画外,一个目光冷静投向观者。所有细节,符合上层人士的喜好,丝绸上各种图案与花边的堆砌,繁中有简,既不感觉琐碎,也不感觉多余。他的色调控制非常含蓄,不会刺激夺目,因此不会一上来就攫人眼球。凡戴克的色彩效果,也是他的个人秘密。

在导师兼合伙人鲁本斯的工作室里,凡戴克是最杰出的一位,他的色彩和构图,比鲁本斯更含蓄,更沉着,更高贵。如果说鲁本斯画风适合神话里狂飙激烈的场面,凡戴克更适合给上层人物造像,他的作品,除了温和的宗教题材以外,大多是显赫的达官贵人。和很多其他同期的艺术家一样,凡戴克年轻时候就成为皇室的御用画家。在温莎城堡里,历代英国皇室成员的肖像,许多是出自凡戴克之手。他善于表达丝绸的光泽,蕾丝花边的繁复,珠宝的绚烂夺目,但是他绝对不是仅靠细抠,他的用笔洒脱,华丽的饰品往往逸笔草草,信手拈来。上海观众可以从他的这幅作品里领略大师的神采。

17世纪上半叶的凡戴克只活了42岁。他被公认为艺术史上最终奠定了油画工具和语言的人。无论色调的处理,物体边界的虚实,各种油料与画具的归纳,凡戴克形成了范例。文艺复兴达芬奇时代,油画还没有完全定型,那个时候,蛋彩画是主流。油彩的广泛使用是一个世纪以后的事情。

凡戴克的色彩效果,引起了同行的兴趣,人们好奇的是,他总是用一个沉稳的棕色,作为画面的基调,这个棕色不但不沉闷,反而非常透气。表现画面的暗部,凡戴克特别喜欢这个颜色,衬托出亮部的典雅高贵,或金光透亮或银光闪闪。那时候,颜色都是自己工作坊自己配制的。各个绝招绝不外传。后来,随着商业的颜料生产商出现,他的用色成为模仿对象。就以凡戴克命名。画画的朋友都知道,全世界的大颜料厂都生产“凡戴棕”包括上海马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