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河
抗战之初,115师分兵开辟晋察冀根据地,时值河北大旱,赤地千里,农民颗粒无收,只好摘树叶果腹。聂荣臻司令员下达紧急命令,八路军任何部队、数千指战员,都不准上树摘叶,每一片树叶都要留给百姓。
“禁摘令”是在极其困难、十分危险的境况下下达的“死命令”,流传数十年,到今天仍然“禁”在我们心中。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已经不那么困苦险恶了,甚至马上就要得天下坐江山,还有一道“禁令”,令我们反思不已——这就是毛主席在西柏坡下达的“禁渔令”。
1948年下半年,毛主席率中央机关进驻西柏坡。炊事班从小河里打捞起一些杂鱼来煮,毛主席起先觉得十分鲜美,可是马上警觉起来,追问鱼是从哪买来的,听说是村口河里抓的,毛主席立即下达“禁令”,再也不准下河捕捞!毛主席说,中央几千人到西柏坡,已经给百姓造成了不少麻烦,河里的鱼是有限的,我们去捕捞,老乡就少吃了甚至没鱼吃,他们嘴上不说,今后要骂我们的!
其实,在西柏坡还有一个故事。毛主席住所周围有不少梨树,有一天他发现有些树干的皮剥落了,甚至裸露了,便问原委。警卫员说,这是来中央开会的各路司令政委,到了西柏坡后便把马拴在梨树上,跑累了的马儿便啃起树皮来。毛主席说不损害群众利益,到什么时候都是我军的纪律!便令司令部一家一户地去赔钱给老乡,从此再也不准将战马拴在百姓家的树上。
西柏坡自有指挥三大战役和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恢宏大事,但“禁渔令”与“禁马令”同样值得我们反思——如果说,聂司令员的“禁摘令”是危难之际的“同舟共济”,不争民食,那么西柏坡时期是什么形势?那是我们党和军队即将走完“夺取全国胜利”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的辉煌时刻啊,党中央和毛主席仍然坚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钢铁纪律,甚至仍然警惕着将来可能要被老百姓“骂”的危险。有人说,那时的共产党、解放军,马上就要坐江山,吃你区区几条杂鱼,算得了什么?来西柏坡开会的各路首长都是为人民打天下而出生入死、血洒疆场、战功赫赫的,一匹马拴在树上,又是多大的事?从这两条“禁令”中,我们看不出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两个务必”八字初心吗?悟不出延安“窑洞对”的“两个答案”之深刻至今吗?反思不出这些红色小故事中鞭辟入里的强烈的现实性吗?
1965年冬,毛主席曾对一名年轻共产党员说,战争年代,如果不同老百姓紧紧抱在一起,我们连脑壳都保不住。时代虽已不同,但这个“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我们今天仍不能轻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