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中国最大汽车滚装船开赴波斯湾 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普陀去年综合指数为83.26 “石库门”里买菜  互联网上下单 浦东首批3个数字广告园区揭牌
第4版:上海新闻 2023-02-24

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方翔

新学期开学后,中小学生喜爱的课后服务也陆续回归。近日,43家课后服务第三方机构齐聚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由各机构负责人向校长及教师推荐人工智能、少儿编程等精品课程项目。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更加注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科学布置,致力于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高质量的学习需求。从这次课后服务第三方机构提供的课程来看,不少是具有前沿性的科学创新内容,紧跟目前科学创新的发展趋势。

“双减”不仅要做好“减法”,也要做好“加法”,要培养学生以科学精神为灵魂、以科学思维为核心、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自主地探究世界、创造知识、应用实践的能力。尽管多数学校已经在校内充分挖掘课后服务课程潜力,但不少学校依然面临课程缺口大、教师人力紧张的实际情况。为此,今年上海实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民心工程,鼓励学校课后服务引入校外优质资源,推动优秀的科技人才、科普工作者等进校提供课后服务。

苦寻资源又生怕“踩雷”,是很多学校引入校外资源、开拓课后科学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难点。此次,虹口区教育部门梳理区域层面的优质课程资源,尝试形成区级素质教育优质课程资源“白名单”。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也有助于今后促进课后服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科学教育不仅要从校外引入优质课程与活动资源,也要让青少年能够“走出去”。去年起实施的《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中指出:“中小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实验室等场所,鼓励学生参加科普兴趣小组、科技竞赛、科普夏(冬)令营等科学实践和科技研学活动。”像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2023年春季学期中,就包括了众多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孩子的科学教育课程。

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以丰富的活动和精品课程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建立健全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衔接机制,这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