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春消息(纸本设色) 天尧楼的艺术之旅 一树“飞天”挽春来 洋杂碎 咖啡的上海时空
第14版:夜光杯 2023-03-11

天尧楼的艺术之旅

刘一闻

嘉湖之地的“天尧楼”,是我的好友吴晓峰和吴晓燕夫妇的居住之所,也是我愿意时常光顾的地方。

一晃眼,我与晓峰他俩的交往差不多三十年了,遥想当年我们都还年轻,言谈无忌,除了反复再三地絮叨相似过往经历,便是意犹未尽的艺事话题。

岁月如歌。几十年来,吴晓峰温敦谦和坚韧执着的脾性一直都未曾改变过,他的为人为事的独到风格至今依旧,也正因为此,才筑就了他眼下的犹如千里跋涉般的艺术营垒之基。

本世纪之初,我曾为《吴晓峰作品集》的初次面世写过一篇序文,内中所述,除了我跟他的难忘相识过程之外,当然更多地涉及到他的具体创作状况。文中,我着重描述了晓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正式成为钱君匋先生的入室弟子之后,遵从师训不问春秋,以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借鉴为本的日课常态。如此久的历练之下,再加上他所一向看重且常年来从未间断的大量实地写生,更使他深得造化之助。如今,将近廿年的难忘岁月之痕,给人们留下的正是这样一部厚厚的众所期盼的包含晓峰、晓燕各类创作题材的《天尧楼作品》大型集册。

如果用“蘋洲燕语”这四个字来描述晓峰夫妇的日常,或许贴切。近年来,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以艰苦创业所换取的美满生活已成现实,眼下,他俩由自己丰富阅历而至的漫长艺术之旅,更可谓波澜迭起五彩缤纷。在此,我觉得尤其需要一提的是,在《天尧楼作品》集中,除了刊有晓峰的书画之作以外,尚有晓燕的近期主题性篆刻作品,虽说数量不多,但同样也占据了不可小觑的一席之地。此间无论朱文、白文印章还是娴熟边款创作,皆映现出这位聪慧女辈的不同寻常。

固然是,面对天尧楼主人的艺术行迹及其蔚为可观的业绩所在,本毋需我多赞一词的。我想要说的只是,大凡艺术之域的成败得失,看来都跟坚定不移的择师问道和浸溉传统文化的毕生向学直接相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